據海外科技媒體《連線》披露,OpenAI正秘密研發一款基于AI生成內容的社交應用,其核心驅動力為即將發布的Sora 2視頻生成模型。這款應用將采用豎屏短視頻交互模式,用戶通過滑動屏幕瀏覽內容,但與傳統社交平臺不同,所有視頻內容均由AI實時生成,用戶無法上傳本地照片或視頻。
在功能設計上,OpenAI對視頻生成時長作出嚴格限制,單條視頻最長不超過10秒。這一標準與TikTok早期15秒的時長限制形成對比,而后者目前已將上限擴展至10分鐘。值得注意的是,新應用將引入肖像權認證系統,用戶完成身份驗證后,Sora 2可在生成視頻中調用其數字肖像,其他創作者也能在二次創作時標注并使用這些授權形象。
針對肖像權保護,OpenAI建立了雙重保障機制。當用戶肖像被用于視頻生成時,系統會強制推送使用通知,即使該視頻僅在私密環境下展示。這種設計旨在防止未經授權的肖像濫用,但實際保護效果仍需通過實踐檢驗。
版權管理方面,OpenAI采取"選擇退出"策略,即版權方需主動聲明禁止使用其內容,否則相關元素可能出現在AI生成的視頻中。這種模式引發業界對版權保護力度的質疑,《華爾街日報》分析指出,該機制可能將舉證責任轉嫁給版權所有者。
從戰略層面看,這款應用的推出被視為OpenAI構建用戶生態的重要舉措。通過將視頻生成工具與社交網絡深度整合,企業希望形成用戶粘性壁壘——一旦用戶建立社交關系鏈,遷移至其他平臺將面臨社群斷裂的風險。這種"工具+社區"的組合模式,與當前主流AI產品的獨立工具屬性形成差異化競爭。
此前有消息稱,OpenAI加速Sora 2研發旨在對抗谷歌Veo 3的競爭壓力。作為視頻生成領域的兩大頭部模型,二者的技術競賽已從單純的功能比拼,升級為包含應用場景、用戶生態在內的綜合較量。此次社交應用的曝光,標志著AI技術競爭正式進入生態建設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