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京東全球科技探索者大會上,AI成為核心議題。這場與阿里云棲大會同期舉行的科技盛會,不僅展現了京東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戰略布局,更揭示了中國科技巨頭在AI時代的激烈競逐。京東集團CEO許冉宣布,創始人劉強東親自出任探索研究院院長,標志著這家電商巨頭將AI提升至戰略核心地位。未來三年,京東計劃投入巨資構建萬億級AI生態,覆蓋零售、物流、健康、工業等關鍵產業領域。
京東的技術轉型已持續八年,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研發投入累計突破1500億元。大會上,京東圍繞全新大模型品牌JoyAI,發布了"京犀"、"他她它"和"JoyInside附身智能"三大AI產品。其中,"京犀"被定位為下一代超級App,整合購物、點餐、機票酒店預訂等全場景服務,通過語音交互實現無縫體驗;"他她它"數字人平臺支持用戶創建個性化智能體,現場演示中許冉用語音下單100杯咖啡引發關注;"JoyInside附身智能"則聚焦機器人大腦開發,已與30余家硬件品牌達成合作。
在產業應用層面,京東展示了AI改造傳統行業的深度實踐。物流領域,超腦大模型2.0實現多模態升級,作業效率提升15%,人機協同效率提高20%;零售板塊推出的Oxygen架構,將在10月上線"愛購"智能推薦功能;健康領域,京醫千詢2.0大模型問診系統與AI醫院1.0形成服務閉環;工業方面,首個行業供應鏈大模型已服務超萬家企業。技術平臺層面,JoyAgent 3.0智能體平臺實現100%開源,內部運營超3萬個智能體;數字人平臺4.0將直播成本降至真人十分之一。
與京東的產業導向不同,阿里在云棲大會上展現了更宏大的AI愿景。CEO吳泳銘宣布追加千億級投資,目標打造"AI時代的安卓系統"。通義千問開源模型矩陣已衍生超17萬個模型,全球下載量突破6億次。阿里云構建的一站式服務平臺,涵蓋模型定制、Agent開發、開發者套件等全鏈條工具,其自研的存儲系統、網絡架構和計算芯片形成軟硬件垂直整合優勢。吳泳銘提出ASI(超級人工智能)三階段演進路線,認為當前行業處于"自主行動"階段,未來將邁向"自我迭代"的新紀元。
市場數據印證著AI革命的深度。自ChatGPT引發全球熱潮以來,美國六大科技公司市值激增10.9萬億美元,英偉達以3.9萬億美元漲幅領跑。中國市場的投資熱度同樣驚人,2024年全球AI行業投資超4000億美元,未來五年累計投入預計突破4萬億美元。這種資本狂潮正在重塑技術格局,SaaS等傳統企服領域面臨被AI大模型重構的風險。
京東探索研究院副院長何曉冬透露,JoyAI大模型在推理性能上取得突破,單卡吞吐達3000tokens/秒,在Rrbench評測中以76.3分位居國內第一、全球第二。針對具身智能發展,京東提出"附身智能"新概念,通過軟硬一體化方案賦能機器人、AI玩具等設備。何曉冬認為,機器人將先成為陪伴工具和知識平臺,最終發展為能執行外賣配送等任務的行走平臺。
在資本市場,京東AI戰略獲得積極回應。9月25日港股上漲3.46%,美股收漲0.98%,市值達549.17億美元。但行業觀察者指出,AI商業化仍面臨挑戰。依圖科技聯合創始人林晨曦認為,C端市場已被互聯網大廠占據優勢,創業公司難以突破。京東方面則表示,將開放物流、健康等產業數據供模型訓練,通過云基礎設施支持行業發展。盡管存在泡沫爭議,但技術演進趨勢明確,機器人進入日常生活已成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