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二屆東南歐國家官員及青年代表中國鄉村行活動在北京拉開帷幕。來自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北馬其頓、黑山等9個國家的18名代表深入北京中關村東升科技園、中關村東升國際科學園及昌平區興壽鎮辛莊村等地,通過實地探訪,親身感受中國高質量發展與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
在北京智行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無人駕駛清潔車“蝸小白”成為各國代表關注的焦點。當得知該技術已廣泛應用于森林消防、應急救援和智慧城市建設等領域時,塞爾維亞國家行政和地方自治部國務秘書普雷德拉格·拉伊奇感慨道:“中國的科技創新不僅體現在技術突破上,更在于其賦能千行百業、推動產業升級的實際成效。”代表們圍繞清潔車的使用場景、續航能力及自動避障技術展開熱烈討論,現場互動頻繁。
保加利亞前議長米哈伊爾·米科夫在北京中科慧靈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體驗了與機械臂的協作。他輕推操縱桿,機械臂精準完成密封袋抓取與閉合動作。米科夫表示,中國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為全球產業轉型提供了新動能,“保中兩國在人工智能、機器人領域合作潛力巨大,期待更多中國高科技企業赴保投資”。
人形機器人的靈活表現同樣令人印象深刻。當看到機器人自如行走、手指翻動并用英文自我介紹時,羅馬尼亞穆列什省省長彼得·費倫茨稱贊道:“中國在快速發展科技的同時,始終致力于與世界共享創新成果,展現了負責任大國的擔當。”
傍晚時分,代表們走進京郊鄉村振興示范村——辛莊村。漫步創客街,風格各異的咖啡店、手工坊與面包店映入眼簾,村民的熱情問候讓北馬其頓前副議長胡斯尼·伊斯馬伊利倍感親切。“這里的發展模式讓我重新認識了現代化與傳統文化的關系。”伊斯馬伊利表示,中國在推進鄉村產業升級的同時,注重保護和傳承鄉土文化,“這種平衡發展的經驗值得學習”。
辛莊村的草莓產業與鄉村市集成為代表們熱議的話題。通過草莓種植,村民收入顯著提升;鄉村市集則帶動了旅游發展,為村莊注入新活力。黑山生態、可持續發展和北方發展部國務秘書佐蘭·達貝蒂奇坦言:“中國鄉村的發展速度超出預期,農旅融合模式和高效農業生產方式為黑山提供了寶貴借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