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大國工匠創新交流大會暨大國工匠論壇上,一汽紅旗的多款創新成果成為全場焦點。從智慧底盤到豪華轎車,從自主研發的發動機到冬奧賽場裝備,這些展品串聯起吉林智造的精彩篇章,更彰顯了中國工匠群體的創新智慧與匠心精神。
在吉林展區核心位置,"紅旗·天工"底盤吸引著眾多參觀者駐足。這款專為未來智慧城市設計的純電平臺,突破了傳統車身結構框架,實現了四輪獨立驅動與90度超大轉向角度。工程師俞江舟介紹,平臺整合了固態電池技術、全線控底盤系統及智能動力底盤,能根據駕駛習慣自主學習。"車輛不再是冰冷的機械,而是能感知需求的出行伙伴。"他指著正在演示"蟹行模式"的底盤模型說道。
機械冶金建材工會展區里,紅旗金葵花系列"國雅"轎車盡顯東方氣韻。5.35米的車身長度與3.26米軸距勾勒出修長輪廓,立標升降系統、中軸對稱內飾與32揚聲器4D音響,將中式美學與科技豪華完美融合。安全配置方面,全系標配的9氣囊與抗菌抑菌內飾,體現出對用戶健康的深度關懷。這款車的問世,標志著中國汽車工業在超豪華領域實現重要突破。
展臺另一側,V8發動機的研發故事同樣引人入勝。中國一汽銑工高級技師張興野回憶起攻堅歷程:"當時五軸設備排產飽和,國外技術又封鎖嚴密,師傅楊永修帶著我們改造三軸機床,硬是開發出四軸加工能力。"團隊獨創的"三步操作法"使加工效率提升70%,精度達到微米級。如今,這款完全自主研制的發動機最大功率達485kW,成為當之無愧的"國產心臟"。
北京冬奧會雪車冰刀模型靜靜陳列在展臺角落,卻訴說著不平凡的創新故事。中國一汽首席技能大師王智指著模型介紹:"從紅旗生產線到冬奧賽場,我們始終在突破技術邊界。"這款冰刀的研發過程,凝聚著工匠團隊對材料、弧度、重量的數百次調整,最終實現國際賽事的嚴苛標準。王智感慨:"大國工匠的成長,永遠與創新同行。"
從底盤的智能進化到發動機的自主突破,從豪華轎車的東方表達到冰雪裝備的技術攻堅,一汽紅旗的展品無聲卻有力地傳遞著時代強音。正如楊永修所說:"技術是根脈,創新是靈魂。"在這片黑土地上,工匠精神與創新基因正續寫著新的傳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