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技術深度滲透各行業的當下,京東集團正以技術驅動為核心,加速構建覆蓋全產業鏈的智能生態體系。記者獲悉,該企業近期宣布將進一步加大技術研發投入,計劃通過三年持續布局,推動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打造規模達萬億元的產業生態。
作為國內供應鏈領域的領軍企業,京東已形成從智算基礎設施到場景應用的全鏈條技術能力。依托在零售、物流、健康等產業積累的實踐經驗,企業構建了涵蓋模型開發、平臺支撐、產品落地的完整技術框架。近期,京東首次系統披露其AI戰略布局,不僅對"JoyAI"大模型品牌進行全面升級,還同步推出三款面向消費者的智能產品、四大行業解決方案及三大技術平臺,旨在將供應鏈核心能力轉化為更高效的終端服務。
財務數據顯示,2024年第二季度京東研發投入達53億元,同比增長25.7%。自2017年啟動技術轉型戰略以來,其累計研發投入已突破1500億元。截至二季度末,企業供應鏈基礎設施資產規模接近1700億元,為技術落地提供了豐富的應用場景。這種持續投入使京東在算法優化、數據處理、產業適配等關鍵領域形成顯著優勢。
"我們拒絕短期的技術炒作,更看重AI對產業價值的長期創造。"京東集團CEO許冉在戰略發布會上強調。她提出,大模型的價值應通過"算力×算法×數據×產業厚度平方"的公式來衡量,并指出當前技術發展的關鍵在于提升產品體驗和挖掘產業應用場景。經過兩年實踐,京東已形成更務實的AI價值評估體系,將重點轉向場景化解決方案的開發。
在組織架構層面,京東對探索研究院進行戰略升級,由創始人劉強東親自擔任院長。該機構已與多所頂尖高校建立聯合實驗室,聚焦人工智能與供應鏈技術的交叉研究。通過產學研深度協同,京東在智能物流、數字零售、健康管理等領域取得多項技術突破,相關成果已開始應用于實際業務場景。
隨著產業智能化進程加速,京東正推動形成包含基礎架構、模型框架、行業應用的完整生態體系。許冉透露,企業未來三年將持續投入人工智能領域,不僅開放自身場景和數據資源,還將為具身智能企業提供模型訓練、應用測試等全方位支持,助力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共享技術紅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