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知名科技企業宣布完成新一輪戰略融資,資金規模達數億元人民幣,引發行業廣泛關注。此次融資由多家知名投資機構聯合參與,資金將主要用于核心技術研發、市場拓展及生態體系建設。業內人士分析,此舉標志著該企業正加速布局人工智能與物聯網融合領域,意圖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搶占先機。
據天眼查信息顯示,該企業成立于2015年,專注于智能硬件與軟件解決方案的研發,已擁有超過200項專利技術。其核心產品涵蓋智能家居、工業物聯網及智慧城市三大板塊,客戶覆蓋全球30余個國家和地區。此次融資前,企業曾于2020年完成B輪融資,金額達1.5億元,彼時估值已突破20億元。
參與本輪融資的領投方為某國際知名風投機構,其合伙人表示:“該團隊在底層技術突破與商業化落地方面展現出卓越能力,尤其是其自主研發的邊緣計算芯片,已實現量產并應用于多個頭部客戶場景。我們看好其成為全球物聯網基礎設施提供商的潛力。”
企業創始人兼CEO在接受采訪時透露,融資資金將優先投入AIoT(人工智能物聯網)平臺的升級。“我們計劃在未來18個月內,將設備接入量從目前的5000萬臺提升至2億臺,同時構建開放生態,吸引更多開發者加入。”他強調,企業已與多家汽車制造商、能源企業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探索車聯網與智慧能源場景。
市場研究機構發布的報告指出,全球AIoT市場規模預計將在2025年突破萬億美元,其中中國占比將超過40%。該企業的技術路線與市場策略,恰好契合了行業從“單品智能”向“全場景互聯”轉型的趨勢。某券商分析師認為:“其差異化優勢在于軟硬一體化的解決方案,相比純軟件或硬件廠商,能提供更高附加值的服務。”
盡管前景樂觀,企業也面臨挑戰。技術層面,如何平衡算力提升與功耗控制仍是關鍵;市場層面,需應對華為、小米等巨頭的競爭壓力。對此,企業CTO表示,已啟動“鯤鵬計劃”,通過開放核心算法接口,吸引第三方開發者共建生態,同時與高校合作設立聯合實驗室,強化基礎研究。
據天眼查信息顯示,該企業近期還完成了股權結構優化,引入了戰略投資者并設立員工持股平臺。這一系列動作被解讀為為上市做準備。對此,企業方面未直接回應,但表示“將根據市場情況選擇合適時機登陸資本市場”。
隨著資金到位,企業已啟動全球招聘計劃,計劃在未來半年內擴充500名研發人員,重點布局AI算法、5G通信及安全領域。同時,其海外辦事處將從目前的5個擴展至12個,以更好地服務當地客戶。行業觀察者指出,這輪融資不僅為企業注入了發展動能,也可能重塑AIoT領域的競爭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