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業航天領域迎來重要里程碑,杰夫·貝佐斯創立的藍色起源公司首次實現軌道級火箭助推器海上回收。此次成功標志著該公司在可重復使用航天器技術領域取得關鍵突破,其研發的"新格倫"重型火箭在完成美國宇航局委托任務后,助推器精準降落在大西洋指定回收平臺。
據現場觀測數據,火箭發射約十分鐘后,助推器通過三次精準點火完成姿態調整,最終以垂直姿態著陸于無人回收船甲板。該技術路徑與SpaceX早期海上回收方案存在顯著差異,藍色起源采用更為復雜的再入軌跡控制技術,通過可展開式柵格舵與冷氣推進系統協同工作實現精準定位。
此次技術突破引發行業高度關注,特別是來自貝佐斯商業航天領域的主要競爭對手埃隆·馬斯克的公開祝賀。馬斯克在社交平臺回應藍色起源官方聲明時表示:"向貝佐斯及藍色起源團隊致以誠摯祝賀",這一舉動被航天觀察家視為商業航天領域良性競爭的積極信號。
藍色起源公司同步公布了回收過程關鍵影像,畫面顯示助推器在距海面約兩公里高度時啟動最終制動程序,著陸瞬間沖擊力被精心設計的緩沖系統有效消解。技術團隊透露,該回收系統歷經三年研發測試,累計完成二十余次地面模擬實驗和三次亞軌道試飛。
航天產業分析師指出,此次成功將顯著改變商業發射市場競爭格局。新格倫火箭作為當前運載能力最強的液氧甲烷發動機火箭,配合成熟的助推器回收技術,有望將單次發射成本降低至4000萬美元區間,較傳統一次性火箭方案具有明顯價格優勢。
值得關注的是,藍色起源此次采用的技術路線與SpaceX存在本質差異。其研發的BE-4發動機采用富氧補燃循環技術,配合獨特的熱防護系統設計,使助推器在經歷極端再入環境后仍能保持結構完整性。這種技術路徑選擇反映了不同企業對于可重復使用技術的差異化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