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機械臂以毫米級精度完成零件組裝,當傳送帶無聲穿梭于各工位之間,當監控大屏上的數據如心跳般規律跳動——這些看似平常的工業場景背后,隱藏著一套精密的智能控制系統。2026年9月22日至24日,武漢國際博覽中心將迎來一場聚焦工業自動化"神經中樞"的技術盛宴——2026武漢國際智能工業及自動化技術展覽會(華中工博會),首次系統性展現智能制造的核心控制技術。
作為華中地區智能制造領域的標桿展會,本屆博覽會特別強化了智能控制系統板塊的展示深度。從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到SCADA(數據采集與監控系統),從伺服電機到高精度傳感器,展會將全面呈現工業自動化"感知-決策-執行"的完整閉環。參展企業將通過實物演示與場景模擬,展現如何讓機器設備實現自主思考與協同作業。
在展會的核心展區,PLC與SCADA系統的協同運作將成為焦點。PLC作為生產線的"局部指揮官",承擔著設備啟停控制與邏輯判斷的重任;而SCADA系統則通過構建全局監控平臺,將分散的設備數據轉化為可視化界面,實現遠程調度與異常預警。這種"中樞+神經"的組合模式,已成為現代工廠的基礎控制架構。
伺服系統與運動控制技術的展示區將呈現另一番景象。高速分揀機械臂的精準抓取、多軸聯動加工中心的協同運作,背后都依賴伺服電機與驅動器的毫秒級響應能力。配合編碼器、光柵尺等反饋元件,整套系統能在微米級精度下保持穩定運行,為高端制造提供關鍵支撐。
傳感器與執行器展區則像是一個"感官實驗室"。溫度傳感器、壓力傳感器、振動監測儀等設備持續采集環境數據,電磁閥、氣缸、電動推桿等執行機構則根據指令完成物理操作。這些看似微小的元器件,構成了自動化系統與物理世界交互的橋梁。
隨著綠色制造理念的深化,能源自動化系統展區將展示智能電控與能效管理平臺的最新成果。通過動態調控空壓機、水泵等高耗能設備,系統可實現按需供能、削峰填谷,在降低運營成本的同時助力"雙碳"目標達成。某參展企業展示的智能配電單元,能在高溫高濕環境下保持穩定運行,為工廠能源管理提供可靠保障。
工業連接與供電基礎設施展區則聚焦"隱形守護者"。高可靠性連接器、抗干擾電纜、模塊化配電單元等產品雖不顯眼,卻是系統長期穩定運行的關鍵。在強電磁干擾的工廠環境中,這些設備確保著每一條信號與電力的暢通無阻。
武漢作為國家重要的制造業基地和"中國光谷"所在地,在自動化控制、光電子傳感等領域擁有深厚產業積淀。此次展會的舉辦,不僅將推動本地產業鏈升級,更為全國工業企業搭建了技術對接與架構優化的高效平臺。組委會特別提醒,參展企業可通過撥打組委會電話(壹柒柒-肆三五五-零三酒二或壹柒柒-肆三五五-壹伍六零)咨詢詳細參展信息。
對于普通觀眾而言,這些控制設備或許沒有工業機器人那般引人注目,但它們才是智能制造真正的"幕后英雄"。沒有可靠的控制系統支撐,再先進的機械設備也難以發揮效能。走進這場技術盛宴,觀眾將看到由代碼、電流與邏輯構建的工業世界——每一根電纜都在傳遞指令,每一個PLC都在默默運算,每一套系統都在為"高效、精準、可靠"的中國制造保駕護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