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近日宣布,其北斗短信業務已完成重大技術升級,在無地面網絡覆蓋的極端環境下,用戶可通過衛星通信發送圖片、語音及更長的文字信息,通信能力實現質的飛躍。
此次升級突破了傳統北斗短信僅支持純文字的限制,新增圖片與語音消息功能。在無信號區域,用戶可拍攝現場照片、錄制語音描述險情,并補充文字信息,形成內容全面的求救報告。例如,山洪救援中,前方傳回的水位照片、傷員語音及物資清單,可幫助后方提前制定救援方案,顯著提升救援效率。
文字短信的容量也大幅提升。上行發送字數從20字增至40字,下行接收從6字增至10字,緊急情況下可傳遞更詳細的信息。這一改進解決了過去北斗短信僅能發送“求救”“安全”等簡短內容的局限,滿足復雜場景下的通信需求。
支撐這一功能的是中國移動自主研發的北斗衛星高壓縮與AI還原技術。手機端200MB以內的圖片和8秒內的語音,經壓縮后傳輸,壓縮率最高超過90%,有效克服衛星通信帶寬有限、傳輸慢的難題。接收端通過AI算法高保真還原,圖片清晰度較過去提升30倍以上,確保信息準確傳遞。
首款支持該功能的終端為紅米Note 15 Pro+,相關軟件更新已陸續推送,其他品牌終端也將在近期完成適配。隨著更多手機品牌加入,北斗短信的使用成本有望降低,資費或更親民。
此次升級是中國移動構建“天地一體”通信網絡戰略的關鍵一步。近年來,中國移動在5G、低空經濟、車聯網等領域持續投入:建成全球最大“雙千兆”網絡,打造超5萬個5G行業應用;推出中移凌云、哈勃一號等低空經濟核心產品,與30余家頭部企業合作;通過“5G+北斗”技術為吉利汽車提供高精度定位服務,覆蓋車輛超百萬臺。北斗短信的升級,補齊了“全場景、全時空”通信的最后一塊拼圖——在地面網絡無法覆蓋的區域,建立起穩定可靠的多媒體通信通道。
當驢友在深山發送帶位置的照片,漁民在海上用語音描述情況,勘探隊員在無人區傳回現場圖片時,通信的意義得以真正體現:無論身處何地,都能與世界保持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