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美地區,草坪文化早已融入日常生活,部分區域甚至對草坪維護有明確法規要求,這為割草機器人行業構筑了堅實的市場根基。憑借剛性需求屬性、技術迭代帶來的紅利以及較低的市場滲透率,該行業正加速崛起為全球性藍海市場,吸引著傳統廠商與科技企業競相布局。
從發展軌跡看,行業經歷了從機械化到動力化,再到智能化機器人的跨越。2021年后,RTK定位、激光雷達避障等技術的突破,推動產品進入“無邊界”智能化階段。數據顯示,智能割草機器人銷量從2022年的2.9萬臺飆升至2024年的38萬臺,而全球割草機年銷量雖達1500萬至2000萬臺,但機器人滲透率僅6%至8%,其中智能無邊界產品占比更低,不足3%,市場擴容空間顯著。

無邊界產品憑借無需埋線、定位精準、效率高、環保省力等優勢,市場份額持續攀升。業內預測,到2026年其占比將達八至九成,2024至2029年銷量復合增速有望達55%。若完全替代有邊界及高端手推式產品,年銷量可超380萬臺;若進一步滲透騎乘式市場,規模將接近600萬臺,市場潛力巨大。
技術競爭的核心聚焦于算法與渠道。導航定位作為智能化作業的基石,依賴RTK模組、激光雷達、視覺模組等零部件的協同。當前主流技術路線包括純RTK、RTK+視覺融合、激光雷達及純視覺方案,各路線在精度、成本、適用場景上各有優劣。例如,RTK方案在開闊場景定位精準,但易受信號干擾;視覺方案成本低,但復雜環境適應性較弱。企業需根據產品定位選擇技術路徑,形成差異化競爭力。
渠道布局同樣關鍵。作為高客單價耐用品,割草機器人71%的銷售通過線下完成,歐洲園林建材渠道、家居連鎖賣場等成為必爭之地。傳統園林工具廠商如富世華、寶時得憑借先發優勢占據一定份額,但國內機器人企業正通過技術突破與渠道下沉快速崛起。九號公司、科沃斯、石頭科技等企業采用RTK+視覺融合方案,提升產品智能化水平,同時以更具競爭力的價格和口碑,在海外電商平臺暢銷榜中嶄露頭角,逐步蠶食市場份額。

上游供應鏈的成熟為行業擴張提供支撐。RTK模組、激光雷達、SOC主控芯片、鋰電池等核心零部件供應穩定,北斗星通、禾賽、地平線、寧德時代等廠商的技術迭代與產能釋放,持續推動產品性能提升與成本下降。例如,激光雷達成本較三年前下降超60%,助力無邊界產品普及。
從地域分布看,歐美是全球主要市場,合計占據全球私人花園總量的72%。北美市場雖因地形復雜、草種多樣導致滲透率較低,但隨著產品適應性優化,有望成為新的增長極。企業正針對北美市場開發大功率、強越野性能產品,以突破地形限制,釋放市場潛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