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需司機、安全員,語音指令即可啟動車輛——賽博朋克風格的無人駕駛出租車正從科幻走進現實。在廣州南沙區,乘客通過手機APP下單后,一輛車身涂裝湛藍并印有小馬智行吉祥物POPO的Robotaxi平穩駛來,車內僅配備中控屏與語音交互系統,全程由自動駕駛系統完成變道、轉彎、禮讓行人等操作。4公里行程收費13.1元,與當地普通網約車持平。

這款第七代Robotaxi自今年4月全球首發后,僅用半年便完成路測并投入運營。副駕駛位首次向乘客開放,可通過中控屏實時查看行程、調節空調或播放音樂。小馬智行副總裁張寧透露,車輛設計覆蓋全場景出行需求,包括市中心擁堵路段、城中村復雜路況,甚至能應對北方暴雪、南方臺風等極端天氣。"用戶日常出行的所有場景,我們的技術都已通過嚴苛考驗。"
技術突破背后是密集的傳感器布局。車身搭載6大類34個傳感器,包含9顆激光雷達、14顆攝像頭和4顆毫米波雷達,形成360°無死角監測,最遠探測距離達650米。為提升乘坐舒適性,系統通過優化加減速策略,有效避免純電車型常見的眩暈感。張寧特別提到,域控制器作為自動駕駛"大腦",采用自研車規級芯片后成本下降80%;激光雷達單價也從早期的10萬美元降至2000元人民幣級別,"中國智能駕駛產業鏈的成熟讓我們充分享受技術紅利"。
商業化進程正在加速。小馬智行副總裁莫璐怡表示,第七代車型設計之初就以盈利為目標:"當車隊規模擴大時,不是持續燒錢,而是以健康方式擴張。"財報顯示,今年第二季度Robotaxi服務收入達150萬美元,同比激增157.8%,其中乘客端收費收入增長超300%。盡管運營費用同比上漲75.1%,但通過成本優化,第七代車型自動駕駛套件總成本較上代下降70%,設計壽命達60萬公里。
在定價策略上,小馬智行選擇品質優先。莫璐怡透露,北京同一區域內其定價最高,但單日訂單量依然領先:"用戶愿意為優質服務買單。"公司預計,當車隊規模突破1000臺時,單臺車生命周期內可實現盈虧平衡。張寧進一步解釋:"這意味著每臺車投入運營后,通過日常收入就能覆蓋硬件成本,新增車輛全部具備自我造血能力。"按照規劃,第七代Robotaxi有望在今年底至明年初達到盈虧平衡點,隨著更多車輛投入運營,收入增長將進入快車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