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項針對商用清潔機器人的國家標準正式發布,并計劃于2026年5月1日起全面實施。這一標準的出臺,旨在為商場、酒店、寫字樓及地下車庫等商用場所使用的清潔機器人提供統一的技術規范,從清潔性能、運動能力到安全體驗等多個維度提升產品質量,推動行業健康發展。
在清潔性能方面,標準首次對商用清潔機器人的功能進行了細分,并制定了量化指標。針對清掃、吸塵、塵推、清洗及邊角清潔等不同場景,標準分別設定了清潔效果的具體要求,并嚴格限制了實際效果與宣傳內容之間的偏差范圍。這一舉措為市場提供了客觀評價清潔能力的依據,有助于消費者辨別產品性能的真實性。
運動能力是商用清潔機器人適應復雜環境的關鍵。考慮到不同場所的地面條件差異較大,標準將運動性能拆解為額定速度、越障能力、脫困能力、制動性等九個獨立模塊,并為每個模塊制定了詳細的測試方法。這種模塊化考核方式確保了機器人能夠在多種商用場景中穩定運行,高效完成清潔任務。
安全與體驗同樣是標準關注的重點。除了對電氣安全、機械安全、信息安全及電磁兼容性提出明確要求外,標準還引入了噪聲限制,規定機器人工作時的噪聲實測值不得超過86分貝。這一規定有效改善了用戶在使用過程中的聽覺體驗,進一步提升了產品的綜合競爭力。
業內專家指出,新標準的實施將加速行業優勝劣汰。過去,部分企業常以實驗室數據夸大產品性能,而新標準通過多場景實測和偏差限定,使清潔能力變得“可量化、可比對”。這不僅為消費者提供了驗證產品性能的可靠工具,也促使企業更加注重技術研發與實際效果,推動整個行業向更高水平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