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2025年前三季度財報顯示,公司正經歷規模擴張與利潤收縮的雙重挑戰。今年1月至9月,比亞迪實現營業收入5662.66億元,同比增長12.75%,創下同期歷史新高。然而,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33.33億元,同比下降7.55%。第三季度表現尤為突出,營收1949.85億元,同比微降3.05%,凈利潤78.23億元,同比大幅下滑32.6%,成為近年來季度利潤最大跌幅。
銷量數據依然亮眼。前9個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達326萬輛,同比增長18.64%,穩居國內市場第一。在全球電動車市場,比亞迪連續四個季度蟬聯純電車型銷量冠軍,前三季度純電車型銷量達161萬輛,遠超特斯拉的122萬輛。截至9月末,比亞迪現金及等價物余額高達1117.5億元,資產負債率約71.35%,在車企中處于中間偏低水平。
盡管規模持續攀升,比亞迪的盈利能力卻面臨壓力。第三季度歸母凈利潤78.23億元,較去年同期降低32.6%,連續兩個季度下滑。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同比下降2.89個百分點至17.87%,凈利率下降0.95個百分點至4.28%,其中第三季度毛利率同比降幅達2.51%。華泰證券研報指出,比亞迪第三季度單車歸母凈利為0.58萬元,同比明顯下滑。
利潤下滑的核心原因在于行業競爭加劇。新能源汽車市場價格戰從局部蔓延至全品類,吉利、長城等自主品牌與特斯拉、大眾等外資品牌密集降價,覆蓋10萬元至30萬元的核心價格帶。作為行業龍頭,比亞迪為守住市場份額,被迫對秦PLUS、宋Pro等主力車型進行現金優惠和置換補貼,直接壓縮了盈利空間。
研發投入大幅增加是另一重要因素。前三季度,比亞迪研發費用達437.5億元,同比激增31.3%,遠超同期233.33億元的凈利潤總和。在過去的11個季度中,有10個季度研發費用超過凈利潤。比亞迪的研發投入不僅遠超國內車企,也領先于國際同行,今年前三季度較特斯拉高109億元,累計研發投入已超2200億元。
高端化進程緩慢也制約了利潤增長。方程豹、騰勢、仰望三大高端品牌前三季度合計銷量達22.3萬輛,同比增長83.5%,但占總銷量比例僅為6.8%。這意味著,比亞迪的銷量仍然高度依賴利潤相對較低的王朝、海洋系列車型。
面對利潤下滑,比亞迪選擇繼續加碼未來。技術方面,公司推出集成兆瓦級閃充、3萬轉高性能電機和全域千伏高壓架構的超級e平臺,以及第五代DM技術,將虧電油耗降至2.4-2.6L/100km。智能化方面,自2025年初推出天神之眼輔助駕駛系統,截至9月累計搭載車型銷量已突破170萬輛。比亞迪近期還承諾為智能泊車場景的安全及損失“全面兜底”,展現了對技術可靠性的信心。
海外市場成為比亞迪業績的重要支撐。今年1月至9月,比亞迪海外銷量達69.71萬輛,同比暴漲136%,占總銷量比例達21.38%。10月9日,比亞迪第1400萬輛新能源汽車在巴西工廠下線。在東京車展上,比亞迪全球首發為日本市場量身定制的K-EV BYD RACCO,并推出“純電+混動”雙線策略。
多家國際投行看好比亞迪發展前景。摩根士丹利預計,比亞迪海外市場發展前景向好,海外銷售可成為新的增長動力,2026年海外銷量將達160萬至180萬輛,按年增長68%至89%。華泰證券指出,公司核心技術迭代與高端品牌勢能可形成協同效應,為長期增長筑牢護城河。花旗最新研報預計,比亞迪今明兩年的銷量將分別達到467萬輛和539萬輛,核心驅動力是高端品牌的持續增長、在插混領域的絕對技術優勢、更完整的產品矩陣和強勁的海外銷量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