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淮汽車”)近期在資本市場與產業合作領域動作頻頻。11月3日,該公司股價下跌1.85%,當日成交額達19.31億元,換手率為1.75%,總市值維持在1091.79億元水平。盡管短期股價波動,但其在多領域的技術布局與戰略合作仍引發市場關注。
在智能駕駛領域,江淮汽車與百度的合作已取得實質性進展。雙方聯合開發的自動駕駛項目成功攻克縱向加速度精確控制、橫向人機共駕等核心技術難題,并完成超1000公里的實車道路測試。這一成果為其在無人駕駛商業化應用中奠定了技術基礎。與此同時,公司與華為在HMS生態、自動駕駛傳感器、MDC計算平臺及智能座艙等關鍵環節展開深度協同,構建起覆蓋“車-路-云”的智能化解決方案。
低空經濟領域成為江淮汽車新的戰略增長點。2025年2月25日,全球城市空中交通(UAM)領軍企業億航智能宣布,與江淮汽車及合肥國先控股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計劃在合肥投資建設低空航空器制造基地。該基地將聚焦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的研發與生產,推動電動化、智能化、無人化技術向空中交通場景延伸。這一布局不僅拓展了公司業務邊界,更使其成為國內低空經濟產業鏈的重要參與者。
新能源汽車賽道上,江淮汽車通過代工與合資模式構建起雙重優勢。作為蔚來汽車的主要代工廠,公司深度參與高端電動車型生產制造;與大眾汽車成立的合資企業江淮大眾,則專注于新能源乘用車的研發與銷售。這種“雙線并進”策略使其在新能源市場滲透率持續提升。技術層面,公司2023年年報顯示,其已搭建高性價比域集中架構平臺,L2+級智能駕駛產品實現批量交付,高度自動駕駛技術更應用于自動駕駛小巴、無人物流車等特種車型。
從資金流向看,近期主力資金呈現謹慎態度。當日主力凈流入為-3848.91萬元,占比0.02%,行業排名末位。近20日累計主力凈流出達14.73億元,顯示短期資金觀望情緒濃厚。不過,技術面顯示籌碼平均交易成本為51.30元,當前股價接近48.98元支撐位,若能守住該價位或引發技術性反彈。
公司基本面方面,截至2025年9月30日,股東戶數達17.64萬戶,較上期增長24.81%,人均持股數相應下降19.88%。經營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09.32億元,同比下降4.15%;歸母凈利潤虧損14.34億元,同比擴大329.43%。盡管短期業績承壓,但公司自上市以來累計派現29億元,近三年派現總額仍達4586.42萬元。機構持倉方面,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持有5548.50萬股,位列第二大流通股東,但較上期減持4517.47萬股。
江淮汽車目前業務覆蓋商用車、乘用車、汽車底盤及核心零部件研發生產,其中商用車占比54.97%,乘用車占25.10%。在概念板塊中,公司同時隸屬冷鏈物流、汽車金融、華為鴻蒙、整車及電動物流車等多個熱門領域。隨著智能化、電動化、低空化戰略的持續推進,這家傳統車企正加速向科技型企業轉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