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卡車司機的視野中,新疆始終是充滿挑戰與傳奇的運輸戰場。這里既有瓜果飄香的綠洲,也有橫掃戈壁的狂風;既有筆直延伸的高速公路,也有蜿蜒險峻的山間彎道。果子溝、小草湖、賽里木湖等地理標志,既是網絡上的熱門打卡地,也是令許多司機望而卻步的危險路段。選擇在此對一輛卡車進行測試,無疑是一場嚴苛的“成人禮”。

此次測試的路線從甘肅酒泉赤金服務區出發,終點為霍爾果斯,全程約1800公里,全程行駛于連霍高速。這條線路以長直路、長上坡和長下坡著稱,包括哈密-碗泉、吐魯番-小草湖、精河-賽里木湖、賽里木湖-霍爾果斯果子溝大橋等卡車司機口中的“魔鬼路段”。測試團隊還恰逢百里風區,路線選擇極具代表性。
測試車輛為東風柳汽乘龍的旗艦車型——2025款乘龍HK燃氣牽引車。該車搭載全新東風康明斯Z15N燃氣發動機,最大功率達630馬力,匹配法士特智行12擋AMT變速箱,配備液力緩速器,后橋采用440單級減速橋,速比3.7,前橋為免維護輪端。這套動力鏈在高速和國道上的表現均衡,輪上扭矩顯著提升,被形容為“三好學生”,無偏科現象。

測試全程采用真實載貨模式,車內裝載易碎雞尾酒,車輛總質量49噸,處于法規允許的最大載重狀態。這一設置旨在全面檢驗乘龍HK燃氣牽引車在實際運輸場景中的性能。
10月底的西北已進入寒冬,測試團隊剛抵達酒泉便感受到刺骨的寒冷。然而,乘龍HK的可靠性令人印象深刻。司機表示,燃氣車無需擔心凍油問題,但低溫啟動是一大挑戰。許多車輛在熄火后,發動機管路會結冰,導致次日啟動困難。乘龍HK未出現此類問題,其東風康明斯一體化動力鏈經過歐美市場驗證,歷時7年覆蓋國內主要工況道路測試,累計里程超1000萬公里,極端條件下的可靠性得到充分保障。
“在新疆跑車,有三樣東西必須敬畏:風、雪、坡。”司機點上一支煙,道出了此行的關鍵。百里風區的橫風、果子溝的冰路、連綿的爬坡路段,正是檢驗燃氣車性能的終極試金石。
在運營成本高企的背景下,燃氣車的核心競爭力在于氣耗。乘龍HK的底氣來自東風康明斯Z15N 630馬力發動機與國際級動力鏈的匹配。駛出哈密后,車輛進入平直的戈壁路段,司機將車速穩定在經濟時速80公里/小時,發動機轉速1000轉,進氣溫度20℃左右,發動機在最佳空燃比下運行,低扭強勁且NVH控制出色。數百公里記錄顯示,表顯氣耗穩定在28-30公斤/100公里,哈密段最低可達25.8公斤/100公里。
翻越群山是此行最大的挑戰。漫長的上坡路段中,630馬力的動力儲備和高海拔下大排量+增壓器的優勢凸顯。司機無需頻繁降檔、拉高轉速,車輛始終保持較高檔位從容爬升。測試團隊以60公里/小時的速度超過了一輛以30公里/小時爬坡的卡車。若非路段限速60公里/小時,乘龍HK的效率會更高。上坡段的極限氣耗雖短暫攀升,但得益于“龍犀節能系統”的優化,綜合氣耗表現依然可控。
廣袤的戈壁灘常伴狂風,百里風區不僅測試車輛的風阻和動力,也對駕駛室的密封性提出嚴峻考驗。乘龍HK的進氣格柵采用“龍甲”造型,通過導流板分割風力,車身風阻下降10%。加之冷柜為標箱,跑起來不算兜風。630馬力的燃氣機加持下,迎面狂風無法撼動前進時速。
駛出風區后,司機伸手在門板和儀表臺上一抹,指尖依舊干凈。他感慨道:“跑這里多年,沙塵暴彌漫是常態,許多車過后車內全是沙子,鼻子嗓子都不舒服。但乘龍HK的駕駛室很干凈。”這份“5A健康座艙”的潔凈,源于優異的密封技術和整車氣密性、防塵性的系統性優化。
出發時,司機曾說:“進霍爾果斯必經果子溝,那是許多同行的噩夢。冬天一面是崖,一面是澗,34公里長下坡路段中,薄冰和暗冰防不勝防,一腳剎車下去,心都能跳到嗓子眼。”此次測試雖未遇到果子溝的大雪,但司機僅依靠液力緩速器,未踩剎車便安全駛出山路。即便海拔落差大,乘龍HK仍讓人安全感十足。
到達霍爾果斯時,乘龍HK儀表盤顯示的最終平均氣耗為28公斤/100公里。結合當地氣價4.25元/公斤,每公里燃料成本僅1.3元左右,而燃油車需2元以上。相比同期測試的其他品牌主流燃氣車,乘龍HK平均節氣超2公斤/100公里,“龍犀節能系統”宣稱的5%節氣效果得到實地驗證。對于年行駛里程超20萬公里的車隊,這意味著超過十萬元的純利潤。
乘龍HK燃氣牽引車在這場極限之旅中,不僅經受住了考驗,更以實力證明:在西北廣袤的土地上,一股由清潔能源驅動、高效可靠的物流新勢力已悄然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