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駕駛與AI技術深度融合的浪潮中,四維圖新正以獨特的戰略布局搶占行業制高點。這家成立23年的企業,正通過“智駕龍頭牽引”模式,將地圖、芯片、座艙等業務形成協同效應,構建起覆蓋低階到高階的完整產品矩陣。程鵬在近期舉辦的行業創想大會上透露,2024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與鑒智機器人聯合斬獲585萬套智駕方案定點,覆蓋20余家主流車企的100余款車型,這一數據印證了其技術路線的市場認可度。

在芯片領域,四維圖新展現出強大的技術穿透力。其車規級座艙SoC芯片AC8015已成為行業“出海神器”,累計出貨量近百萬顆,國內90%車企均是其合作伙伴。更值得關注的是,基于高通8155芯片開發的艙泊一體解決方案,通過軟件算法創新實現算力復用——在導航場景下調用部分算力,泊車場景時釋放全部算力,這種技術突破使成本降低約1000元。目前該方案已進入量產階段,成為行業獨家實現此功能的產品。
智駕方案的梯度布局構成其核心競爭力。低階市場推出基于地平線征程6B的千元級輔助駕駛方案PhiGo Entry,以及基于征程6E的高速領航組合方案PhiGo Pro;高階領域則有搭載高通SA8620P的PhiGo Pro+,以行業最低算力實現城市NOA Lite功能。正在研發的PhiGo Max端到端方案更引人注目,該方案采用兩顆國產芯片構建超500TOPS算力平臺,標志著其向L3級自動駕駛的關鍵跨越。
AI技術的深度滲透正在重塑企業基因。程鵬透露,公司內部30%的代碼已由AI生成,運營部門轉型為效率中心,通過AI工具優化流程。這種變革不僅體現在生產環節,更延伸至產品定義:多模態大模型與世界模型的結合,正在推動智駕系統從模塊化向端到端方案演進。鑒智機器人團隊的融入進一步強化了AI實力,整合后的700人團隊形成統一技術棧,在數據采集、算法訓練等環節構建起閉環體系。

數據優勢成為差異化競爭的關鍵。依托20年地圖數據積累,四維圖新構建起獨特的場景庫:通過分析全國復雜路況分布,精準識別高價值數據采集區域,幫助車企降低50%以上的測試成本。這種能力直接轉化為產品競爭力——其座艙域控方案可兼容168個國家認證,支持全球語言、左右舵切換及主流手機生態集成,為國產車出海提供關鍵支撐。程鵬強調:“導航與智駕的底層邏輯相通,復雜路況的導航判斷能力,直接決定了自動駕駛的決策水平。”
財務數據印證戰略轉型成效。盡管第三季度仍處虧損狀態,但26.6億元的核心營收同比增長5.2%,顯示業務需求韌性。高級副總裁孟慶昕透露,公司已明確2027年實現盈利的目標,屆時MCU芯片國產替代、智駕方案規模效應將釋放巨大增長潛力。從地圖供應商到新型Tier1的蛻變,四維圖新正用AI重新定義汽車智能化邊界——這家老牌企業用23年積累的技術底蘊,在智能出行賽道書寫著新的增長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