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市場在近期迎來了一次格局變化。最新產銷數據顯示,上汽集團以43.97萬輛的月銷量重返中國車企銷量榜首,同比增長40.39%,而長期占據榜首的比亞迪當月銷量為39.62萬輛。這一數據變化引發了業界對傳統車企與新能源車企競爭態勢的重新審視。

合資品牌復蘇成為上汽集團銷量增長的關鍵推手。上汽通用9月銷量達4.94萬輛,同比激增124.38%,其中別克至境L7增程轎車的上市引發市場關注。這款由本土團隊主導開發的車型以16.99萬元的起售價切入市場,成為合資品牌新能源轉型的典型案例。上汽大眾同期實現9.4萬輛銷量,同比增長0.09%,其Pro家族車型通過搭載高快NOA功能完成燃油車智能化升級。
在新能源領域,上汽大眾上半年連續推出ID.4X聰明款、ID.3 2025款等車型,但新能源車型在整體銷量中的占比仍處低位。行業分析指出,合資板塊貢獻了上汽集團六成以上的利潤,盡管自主業務占比已超六成,但盈利能力與合資品牌存在明顯差距。
自主乘用車板塊呈現"向下突破"特征。上汽通用五菱貢獻了超三分之一的集團銷量,其商用車與乘用車業務均面臨品牌升級挑戰。上汽大通9月銷量同比增長35.82%至2.08萬輛。在乘用車領域,MG品牌通過調整市場策略實現9.37萬輛月銷量,同比增長72.36%。該品牌今年推出的MG4電動汽車以10萬元以下價格切入市場,預售24天訂單突破4.5萬輛。
榮威品牌同步實施"低價高配"策略,其新能源轎車榮威M7 DMH以8.58萬元起售價提供C級車空間體驗,上市首月帶動品牌零售銷量增長超37%。行業觀察人士指出,這兩大品牌的毛利率水平仍待提升,自主混動與純電平臺的全面落地以及高端車型均價提升,將是決定上汽自主業務成敗的關鍵。
新品牌市場表現存在不確定性。與華為合作的尚界品牌首款車型H5在9月上市,起售價降至15.98萬元,成為20萬元內首款搭載華為ADS4.0智駕系統的車型。該品牌已組建超5000人團隊,并獲得1500家經銷商加盟申請。盡管預售訂單突破16萬輛,但面對15萬元級市場的激烈競爭,品牌差異化體驗與營銷能力將面臨考驗。
高端新能源品牌智己汽車9月銷量達1.1萬輛,同比增長77.04%,但前九個月累計銷量僅4.26萬輛。其新一代LS6車型推出9款配置,增程版最長續航達450公里,吸引52%訂單來自燃油車用戶。這款被視為品牌轉折點的車型,在北方市場表現出較強吸引力,但最終市場接受度仍需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