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于蘇州舉辦的國際能源變革論壇上,一份名為《能源變革指數藍皮書2025》的權威報告正式發布。報告顯示,中國在全球能源變革的綜合評估中取得了顯著成績,位列第三,展現出在能源轉型領域的強勁勢頭。
這份藍皮書由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攜手彭博新能源財經共同編制,其評估體系涵蓋了能源消費、能源供給、能源技術、能源體制以及國際合作五大核心維度。通過17個準則層和74項底層指標的細致分析,報告對全球125個國家和地區進行了全面評估,覆蓋了全球生產總值、人口、能源消費和供給量的97%以上,確保了評估結果的廣泛性和代表性。
根據藍皮書的排名,瑞典在能源變革方面表現最為突出,位居榜首,挪威緊隨其后位列第二。中國則憑借在清潔能源技術、能源體制改革以及國際合作等方面的積極努力,成功躋身前三,與丹麥、芬蘭、瑞士、德國、英國、美國和加拿大等發達國家一同構成了全球能源變革的領先梯隊。
報告進一步分析指出,全球能源變革指數排名靠前的國家普遍具有較高的經濟發展水平和較小的人口規模。這些國家在提升生產力、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推動能源變革之間形成了良性循環。然而,報告也強調,資源稟賦是能源變革的基礎,而變革的決心和動力則是關鍵所在。
以中國和巴西為例,盡管這些國家人口眾多、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相對較低,但它們憑借豐富的資源稟賦,積極致力于清潔能源技術的研發和應用,不斷深化能源體制改革,并深入開展國際合作。這種堅定的變革決心和強勁的動力,推動它們在全球能源變革中脫穎而出,進入了領先行列。這一事實充分證明了決心與動力在能源變革中的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