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東時間上午,OpenAI通過直播活動正式推出了一款名為ChatGPT Atlas的瀏覽器產品。這款瀏覽器內置了ChatGPT技術,被視為OpenAI在搜索領域的一次重要布局。此前,該公司已在聊天機器人中引入搜索功能,此次則反向操作,將聊天機器人深度整合進瀏覽器。
OpenAI在官方聲明中強調,瀏覽器是用戶工作、工具和上下文的核心交匯點。基于ChatGPT構建的瀏覽器能夠提供更接近“超級助手”的體驗。用戶無需切換窗口或復制粘貼內容,ChatGPT即可在現有頁面中理解操作意圖并完成任務。這一設計旨在讓AI助手更自然地融入用戶的工作流程。
記憶功能是Atlas的核心特色之一。OpenAI已將用戶過往的聊天記錄遷移至新瀏覽器,確保使用習慣的無縫銜接。系統不僅能記住對話內容,還能追蹤用戶訪問過的網站上下文。例如,用戶可要求ChatGPT匯總上周瀏覽的招聘信息并分析行業趨勢,為面試做準備。隨著使用頻率增加,AI的響應將更加精準。
針對隱私擔憂,OpenAI明確表示記憶功能為可選設置。用戶可在設置中查看、存檔或刪除歷史記錄,刪除操作將同步清除瀏覽器記憶。目前,Atlas已登陸macOS平臺,企業版進入Beta測試階段,Windows、iOS和Android版本將陸續上線。
OpenAI將Atlas定位為“流程內工作”的工具,強調其圍繞用戶需求構建的特性。通過代理模式,ChatGPT可主動詢問是否需要打開標簽頁完成任務。例如,用戶籌備晚宴時,可將菜譜交給AI,系統會自動查找雜貨店、添加食材至購物車并安排配送。工作中,AI能閱讀團隊文檔、完成競爭研究并生成簡報。
產品團隊在直播中分享了更多細節。負責訓練后研究的威爾·埃爾斯沃思指出,“記憶”是Atlas的最大優勢。界面設計師瑞安·奧魯克則強調“劃線解釋”功能——用戶點擊搜索結果時,瀏覽器會默認分屏顯示網頁和ChatGPT摘要,確保AI始終可見。這種設計類似于國產豆包的“代讀論文”功能,但依托ChatGPT的技術,搜索能力可能更強大。
AI瀏覽器領域的競爭已趨白熱化。2024年7月,OpenAI曾推出搜索引擎原型SearchGPT。今年夏季,Perplexity發布Comet瀏覽器,提供答案引擎和任務自動化功能。9月,谷歌宣布將Gemini AI深度整合至Chrome,計劃實現購物、預約等任務的自動化。OpenAI此次行動被視為對傳統巨頭的直接挑戰。
用戶體驗反饋揭示了AI瀏覽器的潛力。參與早期測試的大學生Yogya Kalra表示,課堂學習中,他無需在幻燈片和ChatGPT間切換,AI能直接理解屏幕內容并輔助理解知識點。這種“1對N”的任務處理模式,相較于傳統聊天機器人的“1對1”功能,顯著提升了效率。
從戰略層面看,OpenAI的目標不僅是擴展產品形態。全球瀏覽器市場中,Chrome占據約70%份額,用戶達3.45億,但其關鍵詞搜索模式仍顯被動。而ChatGPT擁有超8億周活躍用戶,盡管公司尚未盈利,但Atlas的推出標志著從聊天工具向“AI操作系統”的轉型。OpenAI希望重新定義用戶的上網方式,而非簡單添加插件。
市場反應迅速。Alphabet股價在Atlas發布后下跌1.8%,Perplexity Comet、Brave等AI瀏覽器也面臨壓力。為吸引用戶,OpenAI推出促銷活動:將Atlas設為默認瀏覽器可獲7天ChatGPT使用限額提升。社交媒體上,用戶評價兩極分化,部分人贊賞其無縫體驗,也有人批評缺少多用戶配置文件功能。這場瀏覽器戰爭已進入新階段,競爭焦點擴展至速度、智能與創意的全面比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