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名譽院長楊振寧教授,于北京因病辭世,享年103歲。這位享譽全球的物理學家,一生致力于科學探索與教育傳承,為中國乃至世界物理學發展作出卓越貢獻。
10月24日,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在社交平臺發布悼念文章,以"大師歸去,高見永存"八字概括對楊振寧的深切緬懷。他特別提到,與楊先生四次會面的場景仍歷歷在目,這份記憶成為他撰寫悼文的重要情感支撐。
莫言特別創作新詩《悼楊振寧先生》寄托哀思:"港島悲聞墜大星,滿天秋雨葉飄零。先生原本仙鄉客,歸去猶留百世馨。"詩中以"大星墜落"喻指科學巨匠離世,用"百世馨"贊譽其學術遺產的永恒價值。他透露,這首短詩僅是初步悼念,未來或將撰寫長文詳述兩人交往細節。
公開資料顯示,莫言與楊振寧的首次會面發生在2012年11月的釣魚臺國賓館。當時兩位諾獎得主的對話引發學界廣泛關注,這段跨越文學與物理領域的交流,被視為中國知識分子精神對話的典范。
楊振寧的學術生涯跨越半個多世紀,在統計力學、凝聚態物理、粒子物理等領域取得開創性成果。他提出的"楊-米爾斯理論"為現代物理學奠定重要基礎,其科學成就與教育理念持續影響著中國科研事業的發展。
莫言在悼文中特別強調,楊振寧不僅是卓越的科學家,更是具有深遠影響力的思想者。他認為,楊先生關于科學精神與人文關懷的論述,對當代中國知識分子具有重要啟示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