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VR產業大會的展臺上,具身機器人靈活舞動、AR眼鏡新品爭奇斗艷,VR大空間體驗區人頭攢動。這場科技盛會不僅展現了虛擬現實產業的最新成果,更折射出一個清晰趨勢:產業發展引擎已從“單品突破”轉向“集成創新”與“生態構建”。中國電信憑借“云網邊端數智安用”八大能力,以VR與AI的深度融合為支點,正加速推動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勾勒出一幅虛實交融的智能未來圖景。
VR與AI的融合正在重塑傳統行業。在福建燕子窠智慧生態茶園,中國電信部署的5G網絡、物聯網探針和VR全景攝像頭讓茶農通過手機即可實時監測生長環境,24小時在線直播茶園風貌。更引人注目的是,基于虛擬現實技術的元宇宙茶交易平臺讓用戶擁有虛擬形象,在3D場景中與茶企互動交易,實現了現實消費與虛擬空間的深度融合。在醫療領域,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與中國電信合作的“5G+遠程會診”項目,通過VR技術實現遠程專家沉浸式查房、雙向VR探視和醫療設備全維接入,相關應用已在甘孜、阿壩等地醫院落地,構建起跨區域遠程診療新模式。
文旅場景的變革同樣顯著。中國電信打造的“5G+AR/VR”沉浸式游覽方案,讓游客通過VR技術360°觀賞敦煌莫高窟飛天壁畫的筆觸細節,AR眼鏡則在實體景區疊加歷史場景動畫,創造“一步穿越千年”的奇幻體驗。家庭服務領域,中國電信展出的“靈智AI陪伴機器人”通過“AI+機器人+視聯網”融合創新,實現遠程廚房安全檢查、寵物投喂和激光逗寵等功能,已在南昌、撫州等地試點推廣。
低空經濟領域,中國電信自主研發的“翼飛低空飛行服務平臺”成為焦點。該平臺利用VR與三維建模技術,提供空域三維可視化展示、航線規劃等全流程服務。在VR演示環境中,禁飛區、限飛區、推薦航線及無人機實時位置一目了然。中國電信應急產業研究院主研院院長劉勇介紹,平臺依托“云網數智安”一體化能力,實現無人機設備管理、電量位置實時顯示和一鍵航線規劃,構建起空天地一體化防護體系。在算力支撐方面,天翼云、息壤算力平臺與星辰大模型為VR和AI融合提供基礎支撐;5G-A網絡實現毫秒級延遲和超高帶寬,保障無人機超視距飛行安全;量子加密技術則筑牢低空數字安全屏障。
AI眼鏡成為大會最受矚目的硬件品類。開幕式上,嘉賓佩戴的智能眼鏡實時顯示中英雙語字幕,打破語言隔閡。展館內,華為、小米等科技巨頭與XREAL、Rokid等AR企業同臺競技,產品涵蓋輕至幾十克的消費級觀影眼鏡到具備SLAM空間定位能力的開發者版本。中國電信推出的天翼AI眼鏡搭載高通驍龍AR1芯片,內置星辰大模型,配備1200萬像素超廣角鏡頭,支持全場景語音交互,單次續航達7小時。在北京電信智慧機房,巡檢人員佩戴AR眼鏡后,設備狀況通過語音播報實時顯示,視頻影像及巡檢數據同步回傳至控制中心,將傳統人工巡檢升級為“可聽、可視、可交流”的智慧模式。
市場數據印證了AI眼鏡的爆發潛力。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國登記使用商品條碼的智能穿戴產品達18.1萬種,其中智能眼鏡0.2萬種,年均增長23.5%。國泰海通證券分析指出,對標智能手機與傳統眼鏡的雙十億級年出貨量,AI眼鏡通過重塑行業邏輯已進入爆發拐點,未來市場空間有望突破千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