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銀行近期完成新一輪高管層調整,一次性任命三位首席職務人員,其中包括首次設立的首席運營官崗位。此次人事變動涉及跨行調任與內部提拔,引發市場對銀行管理層戰略布局的關注。
根據董事會決議公告,原首席風險官劉小莉轉任首席運營官,成為該行首位擔任此職務的高管。公開資料顯示,劉小莉自1996年加入華夏銀行,歷任總行營業部副總經理、北京分行副行長、風險管理部總經理等職,2024年9月剛獲聘首席風險官,實際履職僅9個月便調任新崗。值得關注的是,其在2025年9月已以首席運營官人選身份主持公開活動,顯示此次調整早有規劃。
接任首席風險官的方宜來自北京銀行體系,其職業生涯跨越濟南分行、總行董事會辦公室、石家莊分行等多個關鍵部門。2025年6月剛獲批擔任北銀理財董事長,不足三個月即跨行履新。這位1980年出生的博士研究生,成為華夏銀行風險管控領域的核心管理者。
首席財務官則由內部資深員工劉越晉升擔任。自2000年加入華夏銀行以來,劉越歷任計劃財務部副總經理、北京分行副行長等職,現任資產負債部總經理。其高級會計師資質與25年銀行財務系統經驗,為該行資本運作提供專業保障。
此次人事調整后,華夏銀行形成11人高管架構,除三位新任首席外,還包括行長瞿綱、四位副行長、首席合規官楊宏及首席信息官龔偉華。值得注意的是,董事會秘書楊偉同時兼任副行長與財務負責人,形成獨特的管理交叉模式。
數據顯示,2025年該行管理層經歷密集更迭。董事長職位在1月由李民吉換為楊書劍,副董事長鄒立賓、獨立董事祝小芳等崗位相繼完成補位。高管團隊中,首席審計官、首席信息官等職務均出現人員變動,其中龔偉華同樣具有北京銀行工作背景。
行業觀察人士指出,首席運營官在A股上市銀行中較為罕見,2025年金融監管總局僅核準兩家金融機構的COO任職資格。華夏銀行設立該職位,或旨在強化運營效率與戰略協同,特別是在數字化轉型關鍵期,需要更集中的運營管理體系。
北京銀行背景人員在華夏銀行高管層的集中出現引發關注。除董事長楊書劍、首席信息官龔偉華外,副行長唐一鳴與新任首席風險官方宜均來自該行體系。這種人才流動模式,既體現金融行業的人才互通,也折射出區域性銀行間的戰略協作趨勢。
目前,華夏銀行首席審計官職位仍待補缺,其任職資格審批進度將成為影響管理層完整性的關鍵因素。隨著三位新任首席正式履職,該行在風險管控、財務運營及數字化轉型等領域的戰略執行能力將面臨市場檢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