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關于阿里巴巴在人工智能領域動作頻繁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從彭博社報道其股價上漲與挑戰字節跳動的“C計劃”相關,到路透社披露推出新ChatBot產品,一系列動態讓外界對阿里AI布局充滿期待。而隨著夸克應用的更新,這場AI領域的競爭逐漸顯露出新態勢。
作為長期用戶,筆者在夸克更新后第一時間體驗了新功能。表面看,首頁僅新增一個按鈕,但點擊進入后,一個極簡的對話界面躍然眼前。這一界面不僅支持常駐顯示,重啟應用后仍為首頁,更能在熄屏狀態下保持通話,這種設計明顯針對高頻使用場景進行了優化。
實際測試中,夸克與ChatGPT的表現形成鮮明對比。當詢問“離開杭州兩年,阿里附近有什么好吃的”時,部分模型因“阿里”的多義性(阿里巴巴公司或西藏阿里地區)出現偏差,甚至推薦到千里之外的噶爾縣。而夸克與ChatGPT均能準確識別語境,列出杭州阿里西溪園區周邊的餐飲信息,展現出對中文語境的深度理解。
在復雜問題處理上,兩者的優勢更為突出。面對“給諸葛亮十萬大學生能否成功北伐”的歷史假設,多數模型僅給出簡單結論,而夸克與ChatGPT從后勤保障、組織效率、專業技能匹配度、心理素質等多個維度展開分析,這種結構化回答已具備專業研究報告的雛形。
基礎能力測試中,經典繞口令“strawberry有幾個r”成為分水嶺。部分模型因字符識別缺陷誤判為2個,而夸克不僅給出正確答案(3個),還詳細解釋了易錯原因。這種表現與其采用的通義實驗室Qwen最新閉源模型密切相關,該模型在云棲大會上已展示出超越GPT-4和Claude 3 Opus的性能。
但真正讓夸克脫穎而出的,是其工具集成能力。拍攝手寫筆記后,系統可在10秒內完成文字識別、內容總結、格式優化,并直接生成可編輯的Word文檔存入網盤。處理雜亂表格時,同樣能快速轉化為結構化Excel文件,這種全流程自動化顯著提升辦公效率。相比之下,傳統AI工具需經拍照、識別、復制、總結、保存等多步操作,夸克的閉環設計形成降維打擊。
教育場景的應用更具創新性。拍攝寫滿答案的試卷,系統可一鍵還原為空白試卷;拍攝空白試卷則能自動解題并輸出掃描版答案。其深度思考模式支持整卷識別,無需逐題拍攝。拍照搜題功能更實現“哪里不會拍哪里”的精準解答,這些功能組合形成完整的學習輔助體系。
資源獲取方面,夸克展現出強大的生態整合能力。用戶通過對話即可獲取從兒童名著到四六級備考資料,從高清電影到天涯神帖的各類資源,系統自動生成網盤鏈接并支持一鍵轉存。整個過程無需跳轉應用,在夸克生態內形成資源獲取-存儲-使用的完整閉環。
這種設計理念源于夸克的“工具箱”基因。作為擁有海量用戶的生產力平臺,夸克將瀏覽器、掃描王、OCR模型、文檔處理、網盤等自有工具通過AI大模型串聯,形成獨特的工具矩陣優勢。這種深度整合非短期可復制,需要長期的技術積累與場景沉淀。
據彭博社最新消息,阿里“C計劃”的硬件布局已浮出水面。夸克AI眼鏡開啟預售,這款設備將超級助理直接呈現于用戶眼前,配合頂尖模型與成熟工具鏈,構建起多端協同的AI生態。從軟件更新到硬件落地,阿里正以系統化布局重塑AI助手的市場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