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制造業智能化轉型浪潮中,一家由浙江移動與公牛集團聯合打造的電連接產品智能工廠,憑借其全鏈路信息互通和深度智能化應用,成功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2025年度卓越級智能工廠項目名單》。這座占地30余萬平方米的工廠,通過5G專網構建的“工業神經網絡”,實現了從原材料到成品的全流程無人化生產,單位時間人均產量(UPPH)達到行業平均水平的7倍,成為家電行業智能化升級的標桿范例。
支撐這座“黑燈工廠”高效運轉的核心,是一張由浙江移動部署的跨區域5G專網。通過雙MEC異地容災架構與入駐式UPF技術,工廠在兩大生產基地構建了互為主備的邊緣計算節點。當某一節點出現故障時,另一節點可在毫秒級時間內接管所有計算任務,確保生產數據零中斷。目前,這張覆蓋全廠的“工業神經網絡”已接入1100余個終端,端到端穩定性達99.99%,數據傳輸時延控制在微秒級,配套的5G專網運維平臺可自動定位98%的網絡故障,實現分鐘級問題閉環處理。
在墻壁開關生產車間,4000余副模具的管理難題通過5G-A無源物聯技術迎刃而解。浙江移動為每副模具綁定低成本無源標簽,構建起數字化管理系統。項目經理介紹:“這些標簽無需電源,通過5G-A網絡實時抓取定位信息,管理員可快速定位模具位置,盤點效率提升數倍。”該系統每年為工廠節省管理成本超200萬元,徹底告別人工盤點誤差大、效率低的困境。
智能化滲透到生產的每個環節。在注塑黑燈車間,基于5G實時數據采集的全流程無人化系統,結合工藝優化大模型,使人均產值提升51%,年效益增加3000萬元。全自動裝配線通過AI視覺輔助供料與機器人在線檢測,創造了每2秒生產一個電連接產品的紀錄,UPPH達850。新能源手工裝配線加裝AI視覺攝像頭后,同步實現裝配行為識別與產品質量檢測,生產線平衡效率提高1.6倍。
安全防控同樣實現智能化升級。工廠將原有570路傳統監控接入“AI解析盒”,通過近百種算法模型實時識別15類違規行為與安全隱患。相較于新裝AI攝像機,該方案節省30%成本,安全事故減少80%,隱患消除及時率提升90%以上。運維人員表示:“過去排查網絡故障需要逐點檢測,現在系統自動告警并精準定位,運維效率大幅提升。”
作為卓越級智能工廠,該項目在工廠建設、研發設計、生產作業、生產管理和運營管理五個維度實現全面智能化,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達3級以上。浙江移動與公牛集團聯合構建的“網絡底座+全域物聯+場景矩陣”賦能體系,以跨基地5G專網為骨架,以生產要素物聯為血液,圍繞物資管理、生產制造、安全防控等環節落地AI+創新應用,形成可復制的轉型方案。
中國移動發布的《5G-A無源物聯網應用案例白皮書》,聚焦無源物聯、AI視覺質檢、跨基地5G專網運維等核心技術,為離散制造行業提供典型場景解決方案。目前,相關方案已在寧波規上企業中推廣,助力多家企業縮短智能化建設周期,降低轉型成本。項目吸引近百家制造企業參觀交流,其“技術可復用、效益可量化、模式可推廣”的特性,為行業數字化升級提供了清晰路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