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雪冰城在完成港交所上市后,首次展開大規模并購行動,以2.97億元收購鮮啤品牌"鮮啤福鹿家"53%股權。這一消息引發市場熱議,"雪王跨界啤酒"話題迅速登上社交平臺熱搜榜,折射出資本市場對茶飲巨頭多元化布局的高度關注。
從茶飲到咖啡再到精釀啤酒,蜜雪冰城正構建覆蓋全場景的飲品矩陣。這家憑借3元甜筒、4元檸檬水橫掃下沉市場的品牌,已將門店網絡擴張至4.5萬家,相當于每8小時就有一家新店開業。其門店密度甚至超越部分城市便利店,形成"三步一店"的獨特景觀。支撐這種指數級增長的,是行業罕見的供應鏈控制力——67萬平方米生產基地實現全品類原料自產,冷鏈網絡覆蓋90%縣級區域,12小時內即可完成配送。
在茶飲主業站穩腳跟后,蜜雪冰城將成功模式復制到咖啡賽道。2017年推出的幸運咖品牌,通過5-10元價格帶切入市場,簽約門店突破7000家。其核心競爭力來自全球采購網絡:IIAC金獎咖啡豆采購成本較行業低32%,核心原料成本降幅達20%-30%。這種"低價高質"策略在高校周邊效果顯著,約60%門店選址于此,精準捕獲學生群體高頻次消費需求。
此次收購的鮮啤福鹿家,實則與蜜雪冰城存在深層關聯。該品牌創始人田海霞不僅是蜜雪集團CEO張紅甫的配偶,更是蜜雪創業史的重要參與者。從2005年1元冰淇淋的研發,到2007年推動家族加盟模式成型,田海霞始終深度參與企業戰略。2022年芙鹿家便利店轉型精釀啤酒時,已顯露出蜜雪系布局酒精飲品的端倪,如今正式更名后加速全國擴張,1200家門店以5.9元德式小麥啤、7.9元果啤等產品迅速打開市場。
但啤酒賽道的競爭格局遠比茶飲復雜。華潤、青島、百威亞太、燕京、重慶五大品牌占據70%市場份額,2025年上半年華潤啤酒以239.42億元營收登頂行業。新入局者不僅需要面對成熟品牌的渠道壁壘,更要應對啤酒消費的特殊性——社交場景下的品質要求更高,釀造工藝復雜度遠超茶飲,供應鏈管理面臨全新挑戰。
蜜雪冰城的供應鏈優勢在啤酒領域能否延續仍是未知數。雖然其已實現茶飲原料100%自產,但啤酒生產涉及麥芽發酵、酒花調配等專業技術環節。如何將現有冷鏈網絡轉化為啤酒運輸的溫控解決方案,怎樣在保證口感穩定性的前提下實現規模化生產,都是亟待解決的課題。
從消費群體看,啤酒的核心客群與茶飲存在顯著差異。職場人士、年輕白領構成的消費主力,對產品品質、品牌調性的要求更為嚴苛。蜜雪冰城需要突破"低價=低質"的固有認知,在保持價格優勢的同時,通過產品創新和場景營銷建立新的消費認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