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科技圈迎來重磅消息——宇樹科技正式推出新一代仿生人形機器人Unitree H2。這款被視為H系列升級款的機器人,憑借其突破性的設計和技術創新,迅速成為行業焦點,也讓人形機器人領域的競爭格局再度升溫。
從公開信息看,Unitree H2身高1.8米,體重70公斤,外形設計更貼近人類真實比例。官方視頻中,這款機器人甚至穿上了日常服裝,進一步強化了擬人化效果。盡管具體技術參數尚未完全披露,但演示畫面顯示,其靈活性和穩定性較前代產品有顯著提升,尤其是新增的仿生人臉設計,讓人聯想到科幻電影中的經典機器人形象。
宇樹科技的突破并非孤例。當前,國內人形機器人市場已呈現百花齊放的態勢。據不完全統計,國內已有超過20款人形機器人產品,覆蓋教育、服務、科研和工業等多個領域。優必選的Walker系列以雙足行走穩定性和交互能力見長,主要應用于公共服務和家庭場景;達闥科技依托5G技術,主打云端智能機器人;小米的CyberOne則聚焦情感交互和低成本普及;科大訊飛結合AI語音技術,強化教育和服務功能。傅利葉、智元機器人等企業也紛紛推出創新產品,形成差異化競爭格局。
資本市場對人形機器人賽道的熱情持續高漲。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8月,中國人形機器人領域發生127起投融資事件,總金額達364.36億元,遠超2024年全年水平。截至2025年6月底,全球范圍內融資事件已超過83起,總金額突破140億元人民幣,其中中國企業占據60%份額,累計融資額達84億元。宇樹科技計劃在2025年第四季度提交IPO申請,投后估值超120億元;優必選已于2023年在港股上市,融資約10億美元。
盡管市場前景廣闊,但人形機器人行業的商業化進程仍面臨諸多挑戰。以國內企業為例,優必選2025年上半年實現營收6.21億元,同比增長27.5%,但凈利潤虧損4.4億元。其Walker系列雖斬獲近4.3億元合同,但2024年全年僅交付10臺,量產能力備受質疑。禾川科技同期的歸母凈利潤虧損3816.23萬元,新松機器人虧損9535.82萬元,越疆科技虧損9536萬元。全球范圍內,波士頓動力依賴母公司資金支持,軟銀的Pepper機器人項目因成本高昂、售價低廉而停產,法國Aldebaran Robotics也因業績虧損暫停運營。
分析指出,人形機器人行業的虧損與多重因素有關。技術層面,高精度傳感器、電機控制等核心部件仍依賴進口,基礎研發投入不足;市場層面,應用場景主要集中在教育、娛樂、家庭陪伴等消費級市場,以及醫療、安防、工業等專業領域,但市場需求尚未完全釋放,用戶接受度和支付意愿存在不確定性。研發成本高、周期長也進一步壓縮了企業的利潤空間。
盡管如此,行業對未來的預期依然樂觀。高盛預測,2035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540億美元;GGII則認為,2030年中國市場規模將達到50億美元左右。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甚至預測,長期來看,人形機器人全球需求量可能達100億臺。隨著技術的不斷突破和市場的逐步成熟,人形機器人有望成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未來產業變革的重要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