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市場迎來一波券商中期分紅熱潮。據Wind數據統計,今年共有29家券商計劃實施中期分紅,總額超過180億元,較去年顯著提升。其中,中信證券以42.98億元的擬分紅金額位居榜首,國泰海通則以26.27億元緊隨其后。
10月21日,華鑫股份宣布實施中期分紅,總額達4137.51萬元。而在此之前,已有9家券商完成派息,合計派現金額約27億元。10月22日至28日期間,還將有廣發證券、方正證券、中原證券等8家券商陸續發放中期紅利,預計總額達52億元。
本輪分紅中,國泰海通的表現尤為引人注目。作為行業“航母”,該公司首次實施中期分紅即豪擲26.27億元,每股派現0.15元,以140.08億股為基數計算。值得注意的是,其港股股東可選擇每股0.164港元或0.15元人民幣的派息方案,派息時間與A股同步。這一金額較去年國泰君安13.36億元的分紅翻倍,主要得益于合并后總股本的擴大。
東方證券的分紅力度同樣大幅提升。該公司本次每股派現0.12元,總額達10.12億元,較去年同期的0.075元/股增長60%。相比之下,信達證券和西部證券的分紅規模較小,分別擬派現1.52億元和4463.43萬元。
招商證券成為本輪分紅潮的“先行者”,于9月18日率先實施中期分紅,總額達10.35億元。南京證券、第一創業、山西證券等3家券商也在9月完成派息。進入10月后,西南證券、東吳證券、東興證券等5家券商陸續加入分紅行列。
券商分紅能力的增強,直接反映了其盈利水平的提升。自去年“924”行情以來,市場交投活躍度持續提高。10月9日,滬指十年來首次突破3900點,為券商業績增長注入強勁動力。東吳證券10月14日發布的三季度業績預告顯示,公司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預計達27.48億元至30.23億元,同比增長50%至65%,主要得益于財富管理、投資交易等業務收入的增長。
國泰海通非銀團隊分析指出,2025年以來市場行情和交易活躍度的改善,成為推動券商業績增長的主要動力。預計前三季度經紀業務收入同比增長對營收增量的貢獻最大,達48.32%,投資業務的貢獻則為38.14%。該團隊預測,2025年前三季度上市券商歸母凈利潤將同比增長58.63%,第三季度單季歸母凈利潤預計環比增長17.94%、同比增長48.74%。
監管層面的推動也是券商分紅意愿增強的關鍵因素。10月18日,上交所副理事長霍瑞戎在全球財富管理論壇上透露,上交所已組織超過60%的滬市上市公司開展“提質增效重回報”專項行動,引導企業加大現金分紅力度。今年上半年,400多家滬市公司宣告中期分紅,總額達5552億元,創歷史新高。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認為,券商積極分紅既源于市場行情向好帶來的盈利改善,也體現了監管倡導下上市公司回饋投資者意識的增強。他指出,今年多數券商盈利狀況良好,具備分紅條件,而監管層對現金分紅的鼓勵進一步推動了這一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