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的研究團隊近日取得一項重要突破。通過對嫦娥六號帶回的月壤樣品進行深入分析,科研人員首次在月球樣本中發現了來自太陽系外的特殊物質——CI型碳質球粒隕石的撞擊殘留物。這些殘留物中含有豐富的水和其他揮發性成分,為月球水資源的形成與分布研究提供了全新視角。
研究團隊從2克月壤樣品中分離出7顆特殊的微碎屑。這些微碎屑主要由橄欖石構成,是CI型碳質球粒隕石母體撞擊月球表面后,經歷熔融并快速冷卻結晶形成的產物。科研人員指出,這類隕石的母體小行星主要分布于太陽系邊緣區域,其顯著特征是含有大量水和有機質等揮發性物質。
該研究所研究員林莽表示,關于月球水的起源,學界長期存在爭議,主要觀點包括月球原生說和彗星隕石輸送說。此次發現的富含水成分的隕石表明,這類天體對月球水資源的貢獻可能被嚴重低估。他強調,后續研究需要精確量化通過隕石撞擊輸送至月球的水量,這將對理解月球演化過程產生重要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