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顆公轉周期超過1300年的彗星引發全球天文愛好者關注。這顆編號為C/2025 A6(Lemmon)的彗星,因其近期達到肉眼可見的亮度,成為今年最值得觀測的天文現象之一。據天文專家介紹,該彗星將于10月21日抵達近地點,11月8日經過近日點,在此期間我國大部分地區可在黎明或黃昏時分觀測到其蹤跡。
這顆被昵稱為"萊蒙彗星"的天體并非自身發光,而是通過反射太陽光被人類觀測到。北京天文學會會員劉東宇指出,絕大多數彗星因距離遙遠而顯得暗淡,像萊蒙彗星這樣能被肉眼清晰觀測的情況實屬罕見。目前觀測數據顯示,其彗核呈現獨特的綠色,拖著長達數度的淡藍色彗尾,在夜空中格外醒目。
科學家推測這顆彗星可能源自太陽系邊緣的奧爾特云。這片位于海王星軌道之外的神秘區域,被視為太陽系最古老的"天體倉庫",保存著數萬億顆原始冰質天體。長周期彗星通常需要數千年才能完成一次環繞太陽的旅行,萊蒙彗星1300多年的公轉周期正符合這類天體的特征。
今年初發現時,天文學家對其亮度預期并不高。但進入7月后,這顆彗星突然開始顯著增亮,超出所有預測模型。近期在天津靜海、福建閩清、北京門頭溝等地,多位天文攝影師成功捕捉到其清晰影像。照片顯示,在晨曦微露的東方低空或暮色漸沉的西方天際,這顆"天外來客"拖著長長的彗尾劃破夜空。
觀測數據顯示,10月20日前北半球觀測者可在日出前于東方低空尋找其蹤跡,此后則需在天黑后轉向西方低空。不同地區的可見時段存在細微差異,部分幸運地區甚至能在黃昏與黎明交替時段同時觀測。但專家提醒,經過近日點后,這顆彗星將逐漸遠離地球,觀測難度會持續增加。
針對普通觀測者,劉東宇建議使用雙筒望遠鏡進行搜尋。他特別強調兩個注意事項:首先要避免直接目視太陽,防止視網膜灼傷;其次需注意區分彗星與飛機尾跡,前者位置固定且移動緩慢,后者則有明顯的運動軌跡。目前正值觀測窗口期,感興趣的公眾可抓住最后機會一睹這顆百年彗星的風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