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網《交鋒》欄目發布了一段訪談視頻,小米集團合伙人、總裁盧偉冰在節目中就外界對小米的質疑作出了詳細回應。針對“小米缺乏技術含量”“產品全靠組裝”“營銷驅動成功”等爭議,盧偉冰從科技投入、產業分工及產品創新等角度進行了深入解讀。
訪談中,主持人提及網絡對小米的普遍批評,例如“技術含量不足”“依賴代工”等觀點。盧偉冰直言,科技消費品的本質是技術與產品的結合,營銷僅是放大產品價值的工具。“若產品本身不過關,再強的營銷也無法推動銷量。”他強調,小米的成功源于對用戶需求的洞察和技術創新的持續投入,尤其在“人”“車”“家”三大場景中推出了多款現象級產品,外界將其定義為“營銷公司”實屬誤解。
針對“組裝廠”標簽,盧偉冰以行業案例回應:蘋果至今未擁有自有工廠,所有產品均依賴代工,但無人質疑其技術實力。他指出,代工是現代產業分工的高效模式,小米雖初期采用代工模式,但始終深度參與工廠管理,并通過技術賦能提升生產效率。2023年,小米已建成兩家自有工廠,進一步打破“組裝廠”的刻板印象。
盧偉冰還透露,小米2024年研發投入預計達300億元,較2020年增長近三倍。他呼吁公眾關注小米在技術領域的長期投入,而非僅聚焦營銷手段。“技術積累需要時間,但我們的決心從未動搖。”
當被問及小米17對標iPhone 17的傳聞時,盧偉冰坦言對蘋果的尊重與學習態度。“蘋果是強大的對手,我們始終以謙遜的姿態向其取經。”他表示,小米的競爭策略并非簡單模仿,而是通過差異化創新構建自身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