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屆廣交會開幕首日,服務機器人展區便成為全球采購商爭相涌入的焦點。來自德國、土耳其、巴西等國的采購商在展位間穿梭,體驗、咨詢、下單的場景此起彼伏,部分熱門展位甚至因人流過大需拉起隔離線維持秩序。這場“掃貨”熱潮背后,是中國服務機器人產業在全球市場占據主導地位的硬實力。
德國采購商Rick在太希智能展位穿上外骨骼機器人,親身體驗爬樓梯的輕松后當場下單;土耳其客商Gorkem Karada計劃采購三十余臺越疆科技的咖啡機器人,并表示要將經銷權引入本國;智繪科技的掃地機器人首日即收獲超7位數人民幣意向訂單;巴西采購商甚至手持現金,直接提走一臺廣州派寶的跳舞機器人。這些場景折射出全球市場對中國智造的強烈需求。
國際數據公司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廠商在全球商用服務機器人市場的出貨量占比達84.7%,這一數據為廣交會的火爆提供了注腳。中國服務機器人的吸引力,首先源于其解決現實痛點的技術突破。外骨骼機器人可減少30%體能消耗,讓搬運、爬樓等重體力勞動變得輕松;理療機器人能精準復刻專家按摩手法;高空幕墻清洗機器人可靈活翻越障礙,清潔效率遠超人工。這些技術精準切入養老、醫療、清潔等剛需場景,展現出巨大的市場潛力。
性價比優勢則是另一大核心吸引力。加拿大客商James體驗按摩機器人后評價其“高效、舒適、解壓”,并認為在酒店和健身房投放具有盈利潛力。他算了一筆賬:歐美仿生機械手售價普遍數萬美元,而中國產品價格僅為其三分之一,且負載和耐用性更優;模塊化設計的清潔機器人可降低后期維護成本,客戶半年至一年內即可收回投資。這種“質優價廉”的特性,讓全球消費者都能享受技術進步的紅利。
更深層次的原因在于中國完整的機器人產業生態。從上游核心零部件到中游制造集成,再到下游應用場景,中國已構建起全鏈條創新能力。超大規模市場帶來的豐富應用場景和快速反饋機制,推動技術持續迭代與商業模式加速驗證。采購商在廣交會看到的不僅是46家領先企業的產品矩陣,更是一個能提供持續升級與全球適配解決方案的強大生態。
廣交會服務機器人專區的火爆,本質上是全球市場用訂單為中國智造投下的信任票。采購商們看中的不僅是產品性能與價格,更是中國在技術創新、成本控制、產業協同方面的綜合優勢。面對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廣交會正以自身確定性為中國外貿和全球貿易注入穩定性,而中國企業則以機器人為支點,在世界市場中重塑競爭優勢,展現中國外貿的強勁韌性與創新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