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上,小米集團掌舵人雷軍以"人車家全生態"戰略為核心,系統闡述了小米汽車在智能網聯領域的創新實踐與發展藍圖。作為科技企業跨界造車的典型代表,小米通過構建覆蓋移動終端、智能家居與智能汽車的生態閉環,正在重新定義未來出行方式。

經過四年半的研發積累與一年半的市場驗證,小米汽車已交出亮眼成績單:累計交付量突破40萬輛大關。這一數據不僅遠超行業預期,更印證了其電動化戰略的階段性成功。雷軍特別強調,當前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正從電動化基礎建設轉向智能化深度競爭,小米YU7車型的研發便是典型例證——該車型采用全系統一智能配置方案,僅首期輔助駕駛研發投入即達57.9億元,通過全棧自研算法與海量真實路況數據訓練,實現了輔助駕駛安全性的指數級提升。
在技術創新層面,雷軍將AI大模型視為撬動產業變革的關鍵支點。通過將深度學習算法與車載傳感器深度融合,小米汽車正在構建具備持續進化能力的智能駕駛系統。這種技術路線不僅使車輛具備更精準的環境感知與決策能力,更通過生態算力共享機制,將智能家居的語音交互、移動設備的場景感知等能力無縫延伸至車載空間,創造出"移動生活第三空間"的全新體驗。
產業競爭格局方面,小米依托在人工智能、物聯網等領域的技術積淀,正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其"人車家"生態體系通過統一協議標準,實現了設備間的無感連接與數據互通,用戶可在車內遠程操控家居設備,或根據出行場景自動調節車內環境參數。這種跨終端的協同創新,正在重塑汽車產品的價值定義——從單純的交通工具轉變為智能生活樞紐。
面對智能化浪潮帶來的機遇與挑戰,行業正面臨多重考驗。數據安全防護體系的建設、算法模型的持續優化、人機交互的自然度提升等課題,都需要企業在技術創新與倫理規范間尋求平衡。特別是自動駕駛技術的商業化落地,既需要突破傳感器融合、決策規劃等核心技術瓶頸,也要建立適應新型交通模式的法規標準體系。
當前,車聯網技術的演進正在催生新的商業模式。通過車輛與道路基礎設施的實時交互,交通效率提升與事故率降低的雙重效益日益顯現。而隨著5G-V2X技術的普及,汽車將真正成為移動的智能終端,不僅能夠提供個性化內容服務,更可通過車路協同系統參與城市交通管理。這場由智能化驅動的產業變革,正在重新劃分汽車行業的競爭版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