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舉辦的2025沈陽機器人大會上,59個機器人及相關領域項目成功簽約,意向簽約金額達43.46億元人民幣。這場以“新質引領發展 智造鏈接未來”為主題的盛會,通過“2+5+N”活動架構,將開幕式、主旨論壇、產品發布、技術洽談、產業交流等環節有機融合,吸引了國內400余位機器人領域專家、企業代表齊聚一堂。
大會展區成為技術創新的集中展示窗口。在“人形與仿生首發”“協作與康養創新”“AI+具身智能與教育消費新品”“機器人部件及特種機器人”四大主題展區內,來自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遼寧遼河實驗室等22家科研機構的51件展品悉數亮相。雙臂協作機器人精準完成復雜操作,四足機器人靈活穿梭于模擬地形,智能無人機在低空完成巡檢任務,這些成果生動詮釋了機器人技術在工業制造、醫療康復、生活服務等多場景的深度應用。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機器人分會執行副理事長宋曉剛指出,全球機器人市場持續擴容,帶動中國自主品牌機器人實現跨越式發展。數據顯示,國產機器人年銷量從2015年的2.2萬臺躍升至2024年的17.7萬臺,產品譜系覆蓋工業機械臂、服務機器人、特種裝備等全領域,一批兼具核心技術研發與規模化生產能力的企業正加速崛起。
在沈陽新次元人形機器人研究院展臺,交互型仿生人形機器人“孔子”與參會者展開自然對話,其逼真的表情管理和語音交互能力引發關注。這一場景折射出沈陽作為先進制造業基地的產業積淀——從核心零部件研發到整機制造,從工業場景應用到消費級產品創新,當地已形成完整的機器人產業鏈條。
自2015年創辦以來,沈陽機器人大會已連續舉辦八屆。依托雄厚的產業基礎,這座城市不僅孕育出多款全球首創的機器人產品,更培育出多個行業領軍企業。隨著技術迭代與市場拓展,沈陽機器人產業集群規模持續擴大,正朝著智能化、高端化方向加速邁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