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的現場,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就行業發展趨勢發表了重要觀點。他指出,當前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歷史性機遇,這一進程并非簡單的競爭游戲,而是需要全產業鏈協同共進的關鍵階段。構建開放共享的產業生態體系,已成為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命題。
雷軍分析稱,產業發展已呈現明顯的階段性特征:上半場的電動化轉型基本完成,主流車企均已實現核心三電技術的自主可控;下半場的智能化競賽則進入深水區,自動駕駛算法、車路協同系統、智能座艙等創新技術正在重構汽車產業的底層邏輯。這些突破不僅改變了產品形態,更催生出全新的生產范式和商業模式,用戶對汽車的認知正從交通工具向"第三生活空間"轉變。
針對行業現存問題,雷軍提出四項建設性倡議:以安全為發展底線,建立全生命周期質量管控體系;以創新為驅動引擎,在芯片、操作系統等關鍵領域加大研發投入;以協同為發展路徑,通過開源共享加速技術迭代;以文明為產業底色,聯合抵制網絡水軍、惡意抹黑等不正當競爭行為。他特別強調,企業應將主要資源聚焦于核心技術攻關,避免陷入低水平內耗。
這位科技企業領袖的發言引發廣泛共鳴。與會專家指出,當前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面臨技術迭代加速、標準體系待建、倫理法律滯后等多重挑戰,亟需建立跨行業協作機制。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智能網聯汽車滲透率已突破45%,但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化率不足60%,產業鏈協同創新迫在眉睫。
大會同期發布的《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發展白皮書》顯示,未來三年將是產業格局重塑的關鍵期。隨著5G-A、AI大模型等技術的深度融合,智能網聯汽車將向"車路云一體化"方向演進,這需要整車企業、科技公司、基礎設施運營商等形成戰略協同,共同突破數據孤島、算力瓶頸等發展桎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