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OpenAI推出新一代AI視頻模型Sora2時,科技圈掀起了一場關于內容生產革命的討論。這款被外界稱為“視頻生成領域ChatGPT時刻”的工具,不僅以10秒出片的速度和接近專業電影級的物理邏輯呈現震撼行業,更通過與社交、電商等領域的深度融合,正在重塑傳統商業模式。
東莞證券在研報中指出,Sora2與配套社交應用的結合,標志著AI視頻生成進入生態重構階段。其核心突破在于將視頻生成從單一技術工具升級為跨行業的基礎設施——影視制作、社交互動、電商營銷等領域的底層邏輯均因AI的介入發生根本性變化。
Sora App上線后迅速登頂蘋果美國應用商店免費榜,兩天內下載量突破16.4萬次。其爆紅背后是兩大顛覆性功能:基于世界模擬模型的“客串”功能允許用戶將自身或他人形象植入任意虛擬場景,從古羅馬斗獸場到賽博朋克都市;而“二次創作”機制則通過Remix按鈕,讓用戶能以極低門檻參與熱門視頻的再創作,例如將個人照片融入鋼鐵俠與蜘蛛俠的互動場景。
OpenAI首席執行官Sam Altman的個人肖像權開放策略成為重要推手。海外社交平臺上,其被“植入”偷GPU、與李小龍對戰等虛構場景的視頻廣泛傳播,國內小紅書博主甚至讓其參與直播帶貨,一句“321上鏈接”毫無違和感。這種娛樂化傳播極大降低了公眾對AI技術的認知門檻。
電商領域成為Sora2商業化的前沿陣地。OpenAI構建的“內容平臺-支付渠道-電商平臺”閉環正在形成:通過Agentic Commerce Protocol協議,Sora生成的商品視頻可直接鏈接至Shopify等平臺,配合新推出的“Instant Checkout”即時結賬功能,實現從內容種草到支付完成的全鏈路覆蓋。這種模式將傳統電商的“人貨場”邏輯推向新維度——商家無需專業團隊即可生成高質量買家秀,廣告制作成本較傳統方式下降超90%。
述信科技CEO彭圣才觀察到,AI工具正在催生新型商業模式。依托中國供應鏈優勢,部分“一人公司”通過AI完成營銷、投流、客服全流程,將產品快速推向海外市場。這種變革倒逼品牌方從“渠道為王”轉向“品牌為王”——當消費者通過AI指令匹配商品時,渠道價值被稀釋,品牌認知成為核心競爭力。MCP協議(模型上下文協議)的普及,使得AI能精準調用商品數據,進一步強化了這種趨勢。
在內容生產端,AI短劇的崛起印證了技術對行業的顛覆。TVB推出的全AI短劇《在我心中,你是獨一無二》中,從編劇到后期全流程由AI完成,制作周期從2-3個月壓縮至10-15天,單集成本下降90%。Sora2支持的25秒4K視頻生成、多語言同步翻譯等功能,配合AI在運營端的精準投放能力,正在重構短劇行業的成本結構。
社交領域的變化同樣顯著。Sora App的滑動交互模式被稱作“AI版抖音”,其“瀏覽-激發-創作-分享”的閉環形成用戶數據飛輪——每次創作都為平臺貢獻新素材,推動內容自然生長。這種強互動性使得用戶停留時長顯著增加,社交屬性超越傳統短視頻平臺。
廣告行業雖未遭受根本性沖擊,但效率革命已現端倪。彭圣才分析,AI工具主要影響視頻制作環節(占廣告產業鏈不足1%),但能將生產效率提升百倍。在采購價不變的情況下,早期掌握AI技術的從業者可獲得超額收益。不過他預測,這種紅利窗口期僅約半年,隨著供給增加,行業將進入“卷量”階段。
Sora2更深遠的影響在于商業模式創新。OpenAI推出的“IP分成”機制試圖破解AI時代的版權困局:版權方可設定IP使用規則,并通過收益分成模式從用戶創作中獲利。這一設計與YouTube的版權共享系統異曲同工——后者通過廣告收入分成機制,成功覆蓋全球51%的互聯網用戶。若Sora2的設想落地,將形成連接IP方、創作者與消費者的百億美元數字經濟生態。
技術普及帶來的現實挑戰同樣突出。當AI生成內容達到“以假亂真”程度時,虛擬與現實的界限日益模糊。市場調研顯示,2023年全球虛擬主播市場規模已達10.83億美元,消費者逐漸不再刻意區分主播真偽,而是更關注內容氛圍與品牌信任度。這種認知轉變,正在重塑內容消費的底層邏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