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秘書長崔東樹近日就《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3.0》的核心內容作出專業解讀。該路線圖明確提出,到2035年,我國傳統能源乘用車將全面轉向混合動力技術路徑,覆蓋HEV(混合動力)、PHEV(插電式混合動力)和REEV(增程式電動)三大技術方向。

針對內燃機技術的長期發展,崔東樹強調,到2040年,配備內燃機的乘用車在新車銷售中的占比仍將維持在30%左右。這一判斷主要基于兩方面考量:其一,全球石油儲量呈現穩定增長態勢;其二,混合動力系統在提升能效方面具有顯著優勢。數據顯示,混動技術可使燃油經濟性提升30%以上,有效平衡了節能需求與動力性能。
在新能源發展領域,純電動路線依然占據主導地位。路線圖預測,至2040年,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滲透率將突破85%,其中純電動汽車(BEV)占比超過80%。商用車電動化進程也將加快,應用場景從城市短途運輸向中長途物流領域延伸。智能網聯技術方面,L4級自動駕駛系統有望實現全面普及,L5級完全自動駕駛產品將逐步進入市場。

節能技術領域,面向混動系統的專用發動機熱效率指標將突破48%,配合輕量化車身設計、多材料復合結構以及智能能量管理系統,整車能效將得到系統性優化。電池技術方面,固液混合電池和全固態電池預計在2030年前后實現小規模產業化應用,能量密度提升將顯著增強電動汽車市場競爭力。當前電動汽車使用成本優勢突出,電價約為燃油成本的十六分之一,進一步強化了電動化轉型的經濟驅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