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紅米K90系列因內存版本定價差異引發市場關注。該系列標準版12GB+256GB版本最初定價2599元,而12GB+512GB版本價格直接躍升至3199元,兩者存儲容量差僅256GB卻形成600元價差。次日,小米集團創始人及手機業務負責人相繼發布降價說明,指出內存成本上漲是主要誘因。據供應鏈信息,紅米K90系列存儲芯片主要采購自SK海力士與三星兩家企業。
存儲芯片市場正經歷結構性調整。集邦咨詢數據顯示,三星電子、SK海力士及美光三大廠商將產能向高階服務器DRAM和HBM產品傾斜,導致消費電子設備所需存儲芯片供應趨緊。該機構9月預測四季度傳統制程DRAM價格將上漲8%-13%,10月修正為18%-23%,并警告后續可能繼續上調。這種產能分配策略直接沖擊手機、PC等終端產品的成本結構。
兩家韓國存儲巨頭最新財報印證行業景氣。三星電子三季度營收達86.1萬億韓元,同比增長8.85%,營業利潤12.2萬億韓元創近三年新高,環比激增160%。SK海力士表現更為突出,同期營收24.45萬億韓元,營業利潤11.38萬億韓元,均刷新歷史紀錄。特別值得注意的是,SK海力士已提前鎖定2026年全部DRAM和NAND產能訂單,預計明年DRAM出貨量增長超20%,HBM供應緊張態勢將持續至2027年。
供需失衡成為價格上漲核心推手。行業分析師指出,存儲廠商主動調整產能結構,削減傳統DDR4和NAND產量,轉而擴大DDR5、HBM等高附加值產品布局。與此同時,AI技術革命催生的算力需求呈爆發式增長,全球云服務商、AI企業和數據中心對存儲芯片的采購量急劇上升。這種供給端收縮與需求端擴張的雙重作用,導致市場出現顯著供需缺口。
國際投行摩根士丹利發布報告稱,存儲行業將進入為期數年的"超級周期",預計2027年市場規模突破3000億美元。這種由AI驅動的周期與以往庫存波動形成的周期截然不同,具有更強的持續性和增長潛力。對于國內存儲企業而言,這既是挑戰也是突破國際技術壁壘的歷史機遇。
國內產業鏈正抓住窗口期實現跨越發展。萬德數據顯示,存儲器指數近一年收益率達98.92%,近三個月漲幅59.42%。A股市場表現尤為亮眼,佰維存儲股價年內上漲118.96%,市值突破600億元;江波龍年初至今漲幅達229.07%,近兩個交易日盤中多次觸及漲停。這種集體上揚態勢,反映出國產存儲企業在行業變革中的價值重估。
江波龍最新財報揭示產業升級路徑。該公司前三季度營收167.34億元,凈利潤7.13億元,其中三季度單季凈利潤同比增長1994.42%。經營性現金流凈額達9.22億元,同比增長183.43%,顯示盈利質量顯著提升。技術突破方面,自研主控芯片部署量突破1億顆,UFS4.1產品已與閃迪達成戰略合作,企業級存儲產品完成與鯤鵬、海光等國產CPU平臺的兼容適配。
在市場拓展層面,江波龍形成多維增長格局。企業級業務通過自研技術參與大客戶標案,客戶結構持續優化;Lexar品牌全球影響力提升帶動海外業務增長;巴西子公司Zilia依托本地制造能力擴大市場份額。產品創新方面,SOCAMM低功耗內存模塊帶寬較傳統產品提升2.5倍,延遲降低20%,QLC eMMC產品已應用于榮耀、中興等品牌終端設備。
行業格局重構進程加速。國信證券分析指出,江波龍成為國內少數具備"eSSD+RDIMM"產品組合供應能力的企業,其企業級PCIe SSD已進入頭部互聯網企業供應鏈。隨著國內云廠商資本支出增加,存儲產業正從性價比競爭轉向技術驅動發展,這種轉變不僅推動企業營收增長,更為打破國際技術壟斷創造戰略機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