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在國際標準制定領域持續發力,尤其在新能源、光伏及家電等關鍵產業取得顯著進展,為全球技術升級和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以新能源汽車領域為例,中國主導研制的動力電池系統國際標準已在全球范圍內推廣應用,成為行業協同發展的關鍵紐帶。

在福建某新能源企業的生產線上,一批即將出口美國的動力電池電芯正緊張組裝。這些產品嚴格遵循中國牽頭制定的國際標準,從設計到生產全程采用統一的技術規范。過去,由于缺乏全球性標準,不同企業僅憑自身經驗定義安全指標,導致行業陷入“各自為政”的困境。如今,中國標準通過建立安全框架和統一技術語言,使全球產業鏈得以在同一架構下高效協作,大幅降低了研發與溝通成本。
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電動車輛分技術委員會秘書長劉桂彬指出,中國已正式發布并實施9項新能源汽車領域國際標準,涵蓋動力電池功能安全設計、燃料電池汽車性能評價及充換電技術等核心環節。這些標準不僅提升了產品安全性,更為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拓展海外市場、占據技術制高點提供了有力支撐。

數據顯示,“十四五”規劃實施以來,中國主導制定的國際標準數量達1079項,較“十三五”期間增長近一倍。截至目前,中國累計牽頭制定國際標準已突破2000項,覆蓋高端裝備、信息技術、綠色低碳等多個領域,彰顯了中國在全球技術治理中的引領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