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未來科技城迎來歷史性時刻——民航科技創新示范區示范驗證機場成功完成首次驗證飛行。此次飛行不僅開創了全國示范驗證機場試飛的先河,更標志著我國低空經濟領域邁出關鍵一步,為構建低空飛行網絡、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
試飛航線橫跨成都市東西向,從成都高新區中國—歐洲中心直飛未來科技城示范機場,全程40公里,成為首條穿越龍泉山脈的低空通道。為確保飛行安全,民航二所提前制定周密方案,與軍民航管制部門反復協調,嚴格履行審批程序。執行任務的沃飛長空橙紅色阿古斯塔AW109型直升機,于上午9點30分從中國—歐洲中心樓頂準時起飛,12分鐘后穩穩降落在示范機場,10點整按計劃返航,全程飛行高效有序。
此次飛行任務的順利完成,離不開民航二所工程技術團隊構建的立體化保障體系。在起降點,團隊部署了航站樓低空飛行服務保障系統、億飛伴地面站、數字化遠程塔臺與VHF電臺等設備;直升機上搭載了便攜式北斗多模機載終端和億飛伴電子飛行包;現場還設置了兩套通航ADS-B地面站,形成從地面到空中的全方位保障網絡。試飛當天雖遇細雨,但能見度和云底高始終符合飛行標準,確保了任務順利執行。
飛行過程中,民航二所北斗公司研發的“低空飛行運行保障系統”發揮了關鍵作用。系統界面上,飛行任務ID代碼圖標與紅色虛線航跡實時顯示,直升機穿越龍泉山脈的軌跡一目了然。當飛機抵達示范機場時,現場響起熱烈歡呼,標志著我國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在城市復雜環境和跨山區航線中經受住了實戰檢驗。
作為中國民航局戰略級創新平臺,民航科技創新示范區依托中國民航第二研究所建設,旨在打造國際一流的民航工程技術創新與應用驗證基地。此次驗證飛行不僅檢驗了示范機場基礎設施的完備性,更驗證了從城市中心構建“空中走廊”的可行性,為民航飛行安全標準完善提供了寶貴數據,顯著提升了低空飛行的可控性與可預測性。
未來,成都未來科技城將以民航二所、沃飛長空等機構和企業為支撐,持續匯聚全球創新資源,推動技術研發、成果轉化與產業孵化深度融合。通過“三位一體”發展模式,加速低空經濟產業“建圈強鏈”,為成都打造低空經濟高地注入強勁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