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韓國科技媒體最新披露,蘋果公司正為其下一代旗艦機型籌備重大影像系統升級。消息人士透露,即將于2026年秋季亮相的iPhone 18 Pro系列將首次配備可調節光圈的主攝像頭,這項技術允許用戶根據拍攝場景實時改變鏡頭進光量,從而精準控制畫面景深效果。
供應鏈信息顯示,蘋果已啟動相關組件的量產準備工作。主攝像頭模組將由LG伊諾特與富士康聯合生產,而可變光圈的核心機械結構則交由立訊精密和舜宇光學負責制造。業內專家指出,這項技術突破將使iPhone的攝影能力產生質的飛躍,特別是在人像拍攝和風光攝影領域,用戶可獲得更專業的創作自由度。
技術原理層面,可變光圈通過精密的葉片組實現光圈大小調節。當光圈全開時,背景虛化效果顯著增強,適合拍攝人物特寫;縮小光圈則能擴大清晰范圍,使合影或建筑攝影獲得前后景都清晰的成像效果。與傳統固定光圈手機相比,這種動態調節能力將顯著提升復雜光線環境下的拍攝成功率。
市場分析認為,在智能手機創新趨緩的背景下,蘋果此舉意在通過差異化功能重塑競爭優勢。當前主流旗艦機普遍采用固定大光圈設計,雖然能保證充足進光量,但犧牲了景深控制的靈活性。反觀安卓陣營,小米、三星、華為等品牌早前已嘗試可變光圈技術,其中華為最新旗艦機型仍持續應用該方案。
行業觀察家指出,蘋果的入局可能引發新一輪影像技術競賽。作為全球高端市場的標桿品牌,其技術路線選擇往往具有風向標意義。可變光圈的普及或將推動整個行業重新審視光學系統的創新空間,特別是在計算攝影與物理光學結合的新賽道上,可能催生更多突破性應用。
值得關注的是,這項技術對制造工藝提出極高要求。可變光圈組件需要兼顧精密機械結構與光學性能,同時保持手機攝像頭的輕薄特性。供應鏈人士透露,蘋果與核心供應商已進行長達兩年的聯合研發,重點解決葉片耐久性、光圈切換穩定性等關鍵技術難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