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都市麗人(2298.HK)公布的半年度財報引發市場關注。數據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收14.36億元,同比增長5%;凈利潤達5779.6萬元,同比增長15.6%。這一成績讓投資者重新將目光投向這家老牌內衣企業,而其創始人鄭耀南的創業歷程也隨之成為熱議話題。
1975年出生于福建古田山區的鄭耀南,中專畢業后進入當地事業單位工作。但懷揣著"看看世界"的夢想,1995年他帶著500元積蓄登上開往深圳的綠皮火車。初到特區,這個沒有專業技能的年輕人只能在沃爾瑪當保安。然而,他并未滿足于這份"打卡巡邏"的工作,而是開始觀察顧客行為:誰在化妝品區停留最久,哪些商品最受歡迎,銷售員如何與顧客溝通。
這種敏銳的觀察力很快讓他獲得轉機。當發現一瓶面霜售價相當于自己月收入一半時,鄭耀南開始主動學習銷售技巧。他利用休息時間在化妝品柜臺幫忙,記錄顧客偏好,甚至研究如何化解價格質疑。這種執著最終打動了店長,使他從保安轉型為銷售員。
在銷售崗位上,鄭耀南展現出獨特的經營理念。他不僅關注成交率,更重視建立長期客戶關系。通過定期回訪、解決售后問題,他積累了大量忠實顧客。這種以服務為核心的營銷方式,使他迅速晉升為銷售經理,并在此期間結識了妻子吳小麗。
1998年,懷揣著創業夢想的鄭耀南辭去工作,用2萬元積蓄在深圳布吉租下12平米的車庫,創辦了"都市麗人"化妝品店。初期經營并不順利,首月僅盈利數百元。但通過分析銷售數據,調整商品結構,推出"買二送一"等促銷活動,小店逐漸走上正軌。一年后,連鎖店擴張至8家,年利潤突破百萬。
2000年前后的一次街頭觀察,徹底改變了鄭耀南的商業版圖。他注意到內衣市場存在明顯斷層:高端品牌價格昂貴,地攤貨質量堪憂。這個發現促使他果斷轉型,將6家化妝品店改為內衣專賣店。為深入了解需求,他甚至在店門口與女性顧客交流,記錄她們對舒適度、款式的具體要求。
這種用戶導向的經營策略很快見效。鄭耀南根據南方女性體型特點調整產品設計,采用軟膠骨替代傳統鋼圈,開發出既舒適又美觀的內衣。2003年非典期間,當多數商家收縮規模時,他逆勢擴張,以低價租下多個優質鋪位,門店數量增至50家。2009年金融危機期間,他又以1.2億元收購東莞三家制衣廠,構建起完整的供應鏈體系。
2012年,鄭耀南做出關鍵決策:聘請林志玲為品牌代言人。盡管代言費高昂,但他認為這符合品牌升級需求。廣告投放后,"女人,就要對自己好一點"的口號深入人心,門店數量突破6272家。2014年,都市麗人成功登陸港交所,市值一度達200億港元,鄭耀南也以85億身家躋身富豪榜。
然而,市場環境的變化給快速擴張的都市麗人帶來挑戰。從2016年開始,公司面臨庫存積壓、銷售額下滑的困境。2019年凈利潤虧損9.8億元,半年關閉743家門店,股價大幅下跌。面對危機,2021年底鄭耀南重新出任CEO,開啟二次創業。
回歸后的鄭耀南首先進行市場調研,發現產品與年輕消費者需求脫節。他果斷調整策略:清理3億元庫存,改革訂貨模式,將全年訂貨比例降至70%;更換更具親和力的代言人;推出19.9元的無痕背心等爆款產品。在渠道方面,實施"大省強縣"戰略,在人口大省縣城開設900家門店,同時發展電商聯營模式。
這些改革成效顯著。2024年公司營收達30.1億元,凈利潤1.26億元,同比增長196.96%;電商GMV突破15億元,線下門店穩定在4500家。鄭耀南夫婦持股35.67%,獲得1280萬元分紅。如今,他仍保持每天工作14小時的習慣,辦公室里擺著《中國女性內衣白皮書》和記錄顧客反饋的筆記本。
從山區青年到商業領袖,鄭耀南的創業歷程展現了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持續的創新精神。他通過觀察消費者行為發現商機,以用戶需求為導向調整產品策略,在危機中勇于變革。這種扎根市場、貼近用戶的經營理念,為傳統零售企業的轉型提供了有益借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