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國無人機產業迎來重要里程碑——由光啟技術(002625.SZ)牽頭,聯合創益通(300991.SZ)、科比特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樂山天穹動力科技有限公司等頭部企業,以及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十研究所、九洲電氣集團等產業鏈上下游單位,共同成立“深圳超材料產業聯盟——無人機蜂群創新分會”。這一舉措標志著超材料技術首次系統化賦能無人機蜂群領域,推動低空經濟從單體智能向群體智能的跨越式發展。
作為深圳超材料產業聯盟的分支機構,無人機蜂群創新分會聚焦技術協同與產業生態構建。自2012年成立以來,該聯盟由光啟聯合華為、中興等企業發起,始終致力于超材料技術的研發、標準制定及全球競爭力提升。此次分會成立,旨在通過整合航空產業鏈關鍵資源,破解無人機蜂群在規模化應用中的技術瓶頸與成本難題。
分會核心成員涵蓋技術研發、精密制造、場景運營等多個領域。其中,光啟技術依托超材料七大核心能力平臺,為產業鏈提供底層技術支撐,并通過數字化管理工具實現全流程管控;創益通專注高精度結構件制造,為無人機蜂群定制輕量化核心部件;天穹動力借助技術賦能完成整機制造,縮短生產周期;科比特則憑借海外場景應用經驗,推動產品商業化落地。
產業鏈協同模式已初見成效。今年8月,光啟技術聯合創益通、科比特完成對天穹動力的增資,形成“技術-制造-運營”閉環。天穹動力總經理祝瑞透露,通過新材料、數字化平臺及超算仿真技術的賦能,公司5個月內完成小批量生產,良品率顯著提升,預計明年啟動量產。這一效率提升直接帶動市場反饋,科比特董事長盧致輝表示,中東、非洲等地區客戶已表達合作意向。
低空經濟的爆發式增長為蜂群技術提供廣闊空間。當前,單一無人機因覆蓋范圍有限、協同效率低等問題,難以滿足復雜場景需求。而蜂群技術通過多機自主決策與全場景協同,突破單體設備功能邊界。光啟技術董事長劉若鵬指出,蜂群的核心價值在于“聯網式群體智慧”,這將重構低空經濟底層邏輯。創新分會通過整合資源,旨在培育融合超材料、數字化制造與場景運營的產業生態。
技術賦能與產業協同的深度結合,正在重塑無人機制造范式。光啟技術已啟動全維度數字化平臺建設,覆蓋供應商資質審核、零部件溯源、生產合規監管等環節,為產業鏈提供標準化支撐。天穹動力通過這一體系,優化了審批流程與供應鏈效率,同時降低制造成本。科比特則利用海外數據服務經驗,推動蜂群無人機在多元場景中的落地應用。
隨著分會成立,深圳依托超材料技術與低空經濟的雙輪驅動,正為全球無人機產業升級提供創新方案。這場從技術突破到生態共建的探索,不僅將破解蜂群無人機的規模化瓶頸,更可能開啟低空智能時代的新篇章。當千萬架無人機以群體智慧協同作業,低空經濟的潛力或將被重新定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