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隆·馬斯克旗下的xAI公司正在加速推進一項前沿技術——被業界稱為“世界模型”的生成式AI系統。據《金融時報》披露,這家初創企業正與meta、谷歌等科技巨頭展開激烈競爭,試圖通過構建能夠自主理解并模擬物理環境的AI模型,搶占下一代人工智能技術的制高點。
世界模型的核心能力在于其動態感知現實世界的特性。根據英偉達的技術定義,這類模型不僅需要處理文字、圖像和視頻數據,還能通過分析物體的物理屬性與空間關系,生成具有邏輯連貫性的虛擬場景。與傳統大語言模型依賴文本訓練不同,世界模型通過學習視頻和機器人傳感器數據,能夠實時推演物體間的因果互動,例如模擬液體流動、物體碰撞等復雜物理現象。
為突破技術瓶頸,xAI今年夏天從英偉達挖來兩位關鍵人才:澤尚·帕特爾與何宜暉。這兩位研究員在英偉達Omniverse平臺開發中積累了豐富經驗,該平臺以創建高精度模擬環境著稱。知情人士透露,xAI目前正將世界模型的應用場景聚焦在游戲領域,計劃通過該技術生成可交互的3D游戲世界,未來或進一步拓展至機器人控制系統。
馬斯克在社交平臺公開了更激進的目標:xAI將在2025年底前推出“由AI生成的優質游戲”。這一宣言與此前公布的研發路線圖形成呼應——公司本周剛推出經過重大升級的圖像視頻生成模型,并宣布向公眾免費開放使用。相較于OpenAI Sora等現有視頻生成工具依賴數據模式預測的機制,世界模型的優勢在于其能實時解析物理規則,例如準確模擬不同材質物體的運動軌跡。
盡管前景廣闊,這項技術仍面臨多重挑戰。首要難題在于數據獲取:構建覆蓋各類現實場景的模擬數據庫需要海量資源投入,且訓練成本高昂。行業內部對此也存在分歧,游戲開發商拉瑞安工作室的發行主管邁克爾·道斯公開質疑,認為當前游戲產業更缺乏的是“具有沉浸感的世界構建”,而非算法生成的標準化內容。
目前,谷歌、meta等科技公司均已布局世界模型研發,但尚未實現大規模商業化應用。xAI的入局為這場技術競賽增添了新的變數,其能否突破數據與算力的雙重限制,將決定這家初創企業能否在AI領域開辟新的戰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