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期最后一天,株洲蘆淞區盒馬鮮生門店內人潮涌動,消費者推著購物車在海鮮區、烘焙區穿梭。一年前這家門店開業時引發的排隊熱潮,如今在節假日依然延續——數據顯示,"十一"期間近9萬人次到訪,單日客流量甚至超過省會長沙部分門店。
"以前要專程開車去長沙采購,現在盒馬APP下單最快30分鐘送到家。"株洲市民楊小姐回憶,2018年她和朋友在武漢旅游時首次體驗盒馬,當時海鮮現撈現做的新鮮模式令人印象深刻。如今這種消費場景已落地株洲,帝王蟹、東星斑等高端食材從奢侈品變為家庭餐桌常客。據門店統計,"十一"期間帝王蟹銷售額同比增長185%,中秋節單日增幅達197%,二線及以下城市消費增速顯著超越一線城市。
大閘蟹作為中秋應季商品,同樣呈現爆發式增長。盒馬數據顯示,假期大閘蟹銷售額同比增長超150%,消費者選購時更關注"肥度"和"鮮度"而非禮品屬性。"現在顧客會仔細詢問螃蟹的養殖周期,這種消費觀念的轉變非常明顯。"株洲中鴻店店長李玉鳳觀察到,門店特色烘焙、即食餐飲區經常出現跨城采購現象,不少縣城居民驅車前來囤貨。
支撐這種消費升級的,是盒馬全球供應鏈的深度布局。以挪威三文魚為例,通過源頭直采和數字化溯源系統,商品從原產地到餐桌的每個環節都實現精準把控。"煎牛排的迷迭香、減脂沙拉配菜這些小眾商品,現在都能在門店買到。"楊小姐展示著購物車里的青木瓜沙拉和桂花盆栽,這些社交平臺上的"網紅"商品,在盒馬均能實現即時購買。
門店內9.9元的鮮切繡球花、造型可愛的黑芝麻包等高情緒價值商品,吸引著大量年輕消費者。"高品質不等于高價格,這是我們區別于傳統商超的核心競爭力。"李玉鳳指著價格牌解釋,通過優化供應鏈和減少中間環節,盒馬能將進口車厘子、泰國椰青等商品的價格控制在合理區間。這種"優價優質"策略,正改變著株洲消費者的購物習慣。
業內人士分析,盒馬在二三線城市的快速擴張,反映出中國消費市場正在經歷深刻變革。當北京、上海消費者開始追求小眾精品時,新興城市居民對高品質生活的需求同樣旺盛。隨著更多品牌跟進布局,縣域市場的消費潛力有望進一步釋放。"現在株洲人買高端食材,再也不用跑長沙了。"一位正在選購龍膽石斑魚的顧客笑著說,這句話或許道出了新零售時代區域消費升級的典型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