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近日透露,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在執行任務期間疑似遭遇空間微小碎片撞擊,目前相關部門正對撞擊可能產生的影響進行全面分析,并開展風險評估工作。為保障航天員生命安全及任務順利完成,原定的飛船返回計劃已決定推遲實施。
針對這一突發情況,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專家聞新作出專業解讀。他指出,我國空間站雖已安裝先進的碎片防護系統,且預警能力較初期有顯著提升,但現有防護技術主要針對直徑10厘米以上的較大空間碎片。對于直徑小于10厘米、特別是1厘米以下的微小碎片,目前國際上仍缺乏有效的預警和防護手段,這已成為全球航天領域共同面臨的難題。據統計,全球已登記在冊的10厘米以上大碎片數量相對可控,但1厘米以下的微小碎片數量卻多達上億個,其監測和防控難度極大。
聞新進一步強調,太空碎片問題已對全球航天活動構成嚴重威脅,尤其在火箭發射、衛星部署及太空環境維護等領域,亟需各國加強合作,共同應對。然而,由于太空碎片治理涉及多國利益協調、國際法律制定及技術標準統一等復雜問題,目前國際社會在這一領域的協作仍面臨諸多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