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球三折疊屏手機市場呈現華為“一枝獨秀”的格局,僅有華為實現了量產。盡管傳音、三星等品牌曾展示過概念機型,但始終未推出量產版本。不過,三星近期在專利領域取得突破,其三折疊屏手機Galaxy Z TriFold的專利設計圖正式曝光,引發行業高度關注。
從專利信息來看,三星三折疊屏手機的設計思路與華為存在顯著差異。其采用“G”型折疊結構,即兩側屏幕同步向內折疊,形成類似“G”字母的形態。這種設計在保護屏幕方面具有優勢,但可能導致機身厚度增加。相比之下,華為的三折疊方案采用“Z”型結構,通過單側折疊實現展開與閉合。
在內部構造上,三星三折疊屏手機配備了三塊獨立電池。其中,后置攝像頭模組所在區域的電池容量最小,而折疊后位于中間部分的電池容量最大,外屏對應區域的電池容量則相對較小。該機型還支持反向充電功能,可為用戶的其他設備提供電力支持。
三星在輕薄化技術上的積累,為其三折疊屏手機的量產提供了可能。今年上半年,三星推出的Galaxy S25 Edge機型,將機身厚度壓縮至5.8毫米,展現了其在手機結構設計領域的實力。這一技術突破被視為三星為三折疊屏手機量產鋪路的重要信號。
在市場競爭方面,華為已率先推出第二代三折疊屏手機,并將起售價從第一代的19999元下調至17999元,成本下降趨勢明顯。對于三星而言,首款三折疊屏手機的定價策略將成為關鍵。業內普遍認為,三星新品定價可能不會低于華為當前水平,如何在技術創新與成本控制之間取得平衡,將是其面臨的重要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