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期期間,新能源汽車在高速公路上的充電需求迎來歷史性高峰。國家能源局最新數據顯示,10月1日至3日18時,全國高速公路充電量達4380.93萬千瓦時,較去年同期增長51.33%,日均充電量是平日的2.54倍。這一數據不僅反映了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快速增長,也凸顯了充電基礎設施在節假日期間的重要支撐作用。
新能源汽車的普及是充電量激增的核心原因。根據乘聯會數據,2025年9月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已達58.1%,較去年同期提升8.3個百分點,連續六個月超過50%。這一趨勢在高端車型中尤為明顯:20萬元以上純電車型普遍搭載800V高壓平臺,續航超過500公里成為標配,進一步降低了長途出行的里程焦慮。技術升級與產品力提升,使得更多消費者選擇新能源汽車作為假期出行工具。
充電基礎設施的快速擴張為出行提供了保障。截至2025年8月底,全國充電樁總量達1734.8萬個,換電站4946座,形成全球規模最大的充電服務網絡。為應對國慶假期充電高峰,交通運輸部推出“一段一策”疏堵方案和“一區一策”服務保障措施,重點路段制定專項應急預案。以湖南高速為例,其服務區經營管理公司在假期前新增144個充電車位,覆蓋15.5對服務區,全省充電車位總數達1382個,其中22座液冷超充站充電速度可達“1秒1公里”,5分鐘續航增加300公里。
運維保障方面,湖南高速服務區公司部署24名專業運維人員和42名值守人員,重點駐守30個繁忙站點,其余服務區由200余名工作人員協同維護秩序。假期首日,全線充電設施運行平穩,未發生因充電引發的秩序混亂事件。
盡管充電網絡日益完善,但假期集中出行仍導致局部擁堵。10月1日,有車主反映在湖南官莊服務區排隊4小時才充上電,相關話題登上熱搜。對此,湖南高速服務區公司核查后澄清,網傳“搶樁大打出手”視頻系拼接,實際未發生沖突。9月30日晚,武深高速官莊服務區因車流激增出現短時高峰,公司通過增派人員、引導分流和調撥移動充電車,于次日0時40分恢復秩序。
多位車主分享了錯峰充電經驗。特斯拉Model Y車主區先生從長沙自駕至煙臺,僅在中秋節堵車時遇到服務區排隊,但通過提前規劃路線或下高速充電解決了問題。他提到,如今高速出口5公里內普遍設有充電站,價格比服務區更優惠。比亞迪海豚車主張女士則表示,出發前充滿電后,200公里的短途行程無需中途補能,堵車對電量消耗影響有限。
記者實地探訪發現,許廣高速湘潭、長沙等路段出口附近均新建了充電站,印證了“高速出口必有充電站”的觀察。從服務區到周邊充電站的布局看,節假日駕駛新能源汽車出行已非難題,但合理規劃路線、避開潮汐式充電高峰仍是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