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金融時報》披露,OpenAI今年已簽署總價值約1萬億美元的算力采購協議,旨在為其人工智能模型運行提供長期算力支持。這一采購規模遠超公司當前營收水平,引發外界對其資金可持續性的關注。
在算力資源爭奪戰中,OpenAI持續深化與行業巨頭的合作。繼與英偉達、甲骨文及CoreWeave達成協議后,該公司本周宣布與芯片制造商AMD建立新的算力供應伙伴關系。這些合作協議將確保OpenAI在未來十年內獲得超過20吉瓦的算力儲備,其供電規模相當于20座核電站的總發電能力。
據OpenAI內部估算,部署每1吉瓦AI算力需投入約500億美元,據此推算其十年算力規劃的總成本接近1萬億美元。如此大規模的算力儲備,將支撐ChatGPT等核心AI服務實現持續增長,滿足未來不斷擴大的用戶需求。
這場算力采購狂潮將多家科技巨頭與OpenAI的命運緊密相連。參與合作的企業不僅需要提供巨額資金支持,更需承擔OpenAI商業化進程中的潛在風險。分析人士指出,這些科技公司的投資回報完全取決于OpenAI能否突破當前虧損困局,實現可持續盈利。
投資機構DA Davidson分析師吉爾·盧里亞直言,OpenAI現階段根本不具備兌現這些長期承諾的能力。他估算該公司今年運營虧損可能高達100億美元,并指出硅谷"先造勢后兌現"的商業邏輯正在發揮作用——通過吸引頭部企業入局,共同分擔技術突破所需的巨額成本。
隨著算力需求指數級增長,AI行業的軍備競賽已進入白熱化階段。OpenAI的激進擴張策略既展現了其對技術領導權的爭奪決心,也暴露出當前AI商業模式面臨的深層挑戰。這場由科技巨頭共同參與的豪賭,或將重塑整個AI產業的競爭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