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Antler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越南正憑借技術人才儲備、成本優勢及區域貿易樞紐地位,迅速崛起為東南亞人工智能(AI)初創企業的核心發展地。尤其在生成式AI(GenAI)領域,越南展現出強勁潛力,為創業者提供了高杠桿的發展機遇。報告指出,越南的GenAI初創生態已形成規模,其企業數量占東盟總量的27%,僅次于新加坡;2023至2024年間,AI初創企業融資規模從1000萬美元激增至8000萬美元,增幅達8倍。
從基礎條件看,越南的AI人才儲備超過7萬人,成本僅為西方市場的1/3至1/5,疊加2025年數字經濟規模預計達450億美元,為AI應用提供了廣闊場景。科技生態方面,胡志明市已躋身全球企業價值增長與獨角獸數量前十城市,AI計算成本在2024年下降75%,配合東南亞國家對AI戰略的支持,進一步降低了創業門檻。制造業領域,越南工業4.0市場年增速達10.7%,但80%的工廠為中小企業且設備陳舊,AI在質量控制、數字孿生系統等方面的應用需求迫切。
報告重點分析了四大“AI金礦”領域。跨境貿易與供應鏈優化方面,越南2024年物流產業規模達300億美元,預計2033年將增至400億美元,跨境電商出口2027年有望達110億美元。AI技術可賦能智能貨運編排、海關合規管理等環節,例如基于大語言模型(LLM)的HS代碼分類引擎已顯著減少海關延誤。金融基礎設施領域,2024年越南金融科技市場規模達169億美元,年增速14.2%,但85萬家中小企業中98%仍依賴電子表格,AI驅動的多幣種資金管理系統、跨境貿易融資API等解決方案需求旺盛。
在農業與貿易科技領域,越南農產品年出口額超624億美元,冷鏈物流市場規模預計2026年突破102億美元。AI技術可優化冷鏈運輸路徑、構建農業出口平臺,助力企業滿足歐盟《零毀林法案》等合規要求。制造業方面,AI在質量控制、老舊設備數字化改造等領域的應用空間廣闊,尤其適合中小企業低成本升級。
案例層面,Antler投資的越南企業已落地多個AI解決方案。例如,Farmio通過優化食品供應鏈效率,顯著降低了物流成本;inflow為中小時尚品牌提供供應鏈管理能力,提升了訂單履約效率;fileAI實現了文件自動化處理,大幅減少人工操作時間。這些案例驗證了AI在越南垂直領域的應用價值。
報告建議,創業者可聚焦具備跨境實戰經驗、銷售團隊管理能力或自動化技術開發能力的領域,借助Antler等平臺的6周加速計劃、戰略投資及全球資源網絡,快速實現從創意到落地的突破。隨著越南AI初創企業以本土為起點,逐步重構東南亞產業格局,區域創新浪潮正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