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的義烏福田濕地公園,成為中外文化交融的璀璨舞臺。以“共享絲路美·五福義家親”為主題的第三屆絲路文化嘉年華在此啟幕,來自50余個國家的500多位采購商、僑商及供應商齊聚一堂,共同譜寫新時代絲路合作的華章。作為活動獨家金融合作伙伴,浙江稠州商業銀行以創新服務為紐帶,為這場跨越山海的盛會注入金融動能。
在嘉年華的“絲路金融服務中心”,稠州銀行推出的“聚英卡”成為外籍客商熱議的焦點。這張集工作許可、社保服務、金融支付等功能于一體的智能卡片,讓在華外商享受“市民級”便利。尼日利亞貿易商奧盧瓦索拉感慨:“200多項服務一卡通行,讓我們在義烏找到了家的感覺。”從醫療保障到日常消費,卡片覆蓋的場景讓中東客商穆罕默德直呼“中國開放的溫度觸手可及”。
跨境結算服務的突破同樣引發關注。稠州銀行已實現南非蘭特、尼日利亞奈拉等20種貨幣的直接清算,為“買全球、賣全球”的貿易閉環提供高效支撐。從事中非貿易二十年的僑商陳先生算了一筆賬:“直接結算省去中間環節,時間縮短3-5天,成本降低約15%。”這項創新不僅解決了跨境貿易的痛點,更通過數字化手段重構了絲路金融通道。
稠州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金融服務的升級不止于技術層面,更在于構建民心相通的橋梁。未來,該行將深化“聚英卡”場景應用,擴大小幣種覆蓋范圍,以精準服務助力“一帶一路”建設。從駝鈴古道到數字絲路,金融活水的流動讓千年商路煥發新生,合作共贏的絲路精神在新時代持續綻放光彩。
這場文化與金融的雙向奔赴,印證了義烏作為“世界小商品之都”的開放胸懷。當500余位國際友人手持“聚英卡”穿梭于展區,當20種貨幣在清算系統快速流轉,一個更緊密、更包容的絲路經濟共同體正在形成。稠州銀行的實踐表明,金融創新既能破解現實難題,更能架起文化互鑒的橋梁,讓“一帶一路”的愿景從紙面走向現實。











